骑行四千里是读一部无字书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暑假即将结束,许多家长正在扳着指头盘算:孩子还有几节课没上完、哪门课程没达标、多少培训费待支付……

当同龄人辗转于空调房与课桌时,13岁的长沙少年黄健坤正顶着烈日飞驰在京杭大运河畔。据8月18日《长沙晚报》报道:黄健坤与父亲历时22天,骑行2000余公里,跨越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用四千里的骑行之旅读完了一本“无字书”。

“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是普通人的生活镜像,而小妖怪的执念,化作了黄健坤车轮下的注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健坤的4000里骑行是一场体验式、沉浸式的阅读之旅,他读的是一部人间之书,也是一部无字之书。这书里的内容,比案头有字之书更真实直观、更丰富详尽、更形象生动。

书中有祖国的大好河山。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南起杭州,北到北京。从杭州西湖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到山东微山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黄健坤或许曾闯入姑苏水巷,听桨声欸乃,感慨“人家尽枕河”;又或许在沧州段堤畔,看千帆并起,正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美。桨声灯影、稻浪芦花、紫禁晨光……一眼万里,举目皆是大好河山!

书中有运河的历史文化。

沿途的博物馆是父子俩骑行途中的重要站点。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精美的漆器让传统工艺不再只是课本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字眼;在天津博物馆,史料上的运河和窗外的水流对上号。行至台儿庄战史陈列馆,这场计划外的“红色课堂”,让少年触摸到课本里“一段话背后的沉重历史”,硝烟与血泪从此有了重量……车轮碾过之处,皆是鲜活课堂,诉说着“一条运河贯南北,半部华夏写春秋”的沧桑。

旅途中,黄健坤经过台儿庄战史陈列馆,重温红色故事。均为受访者供图

书中有沿途的风土人情。

西湖醋鱼、沧州武术、天津快板、通州糖火烧……想最快把一座城市揣进记忆,那就把它最地道的声、味、形一起打包带走。西湖潋滟波光、钱塘江汹涌潮头、北京城历史厚重,地理名词化为舌尖的煎饼香、皮肤的灼热感、眼前的诗画境。声、味、形一旦对上号,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便被牢牢记住,再难忘怀。

四千里厚的无字之书,一路读下来,不知可折算成多少段落、多少篇章、多少故事、多少插图、多少页码。对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一学生而言,虽然不一定能完全消化吸收,但一定会让他如饮甘饴、受益匪浅。

运动强健体魄。

古人云:夏练三伏,黄健坤的骑行之旅正是三伏天,22天的长途骑行更是对身体素质的极大考验,而这是当下青少年最需要的“体育课”。新时代的成长从不止于书本里的知识,更要有能扛住风雨的体魄;年轻人要挑的担子,也得先有硬朗的身板打底。

历练砥砺意志。

“爆胎是常事,有时一天补多次。”面对频发故障,黄健坤却异常沉稳:“心态够好,便非难事。”这“好心态”哪里是天生的?蹲在路边补胎时磨掉的急躁,推着车顶风而走的忍耐……就是在这些磕磕碰碰中一点一点磨成的。这是一堂磨炼心智的“思想课”,经得住爆胎的窘迫、风雨的浇淋,才会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底气。

见闻顿开眼界。

“趁着学业未紧,想带他亲见祖国山河,把课本知识带到眼前。”自6岁起,黄健坤便在父亲的带领下徒步穿越川藏线、环海南岛骑行、重走陆上丝绸之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般亲见山河的见闻,恰是一堂身临其境的“地理课”,让少年知道,世界从不是书本的平面模样,而是触手可及的立体万象。

经验受用终生。

从路线规划到食宿安排,从应急处理到人际交往,这些从不是课本能教透的;严格控时避风险的自律,主动分担行李的担当,这是在车轮滚过的路上慢慢长出来的。“坚持骑车,平衡学业运动,未来挑战更多线路。”这是一堂多彩人生的“实践课”,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会在他人生的每一条赛道上,持续产生加速度。

父子俩在孔子故里合影。

黄家父子的暑假骑行,是22个日夜的朝夕相处,是4000里路的风雨兼程,既是一次饱含艰辛的亲子之旅,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子之路。从这一段坎坷的履历,能清晰地看到:父亲煞费苦心,换来孩子茁壮成长。个中深意,值得思考和玩味。

言传不如身教。

一味说教换来的往往是反感,反复强调换来的往往是叛逆。在家庭这个第一课堂里,父母的行动往往比话语更有分量。说一百遍“要懂担当”,不如和孩子分扛一份行李;讲十次“要沉住气”,不如陪他在暴雨里慢慢推车。那些父亲没说出口的道理,都藏在并肩骑行的身影里。

陪伴胜过“富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22天的朝夕相处,父子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纽带,在骑行途中,他们共同面对挑战、分享喜悦,这种共同经历远比物质上的满足更有价值。如果说“富养”是给孩子铺路,那么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赶路。“富养”能让孩子感知的是物质的优越,而陪伴能让孩子感受的是亲情的温暖。那些“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终将变成孩子心里的光,照亮他未来的人生之路。

亲情跨越代沟。

22天的骑行之旅,恰似父子版的“双人成行”游戏。4000里行程,一起爬坡过坎,一起风雨同舟,一起患难与共,父子之情变成了战友之情,哪还有什么鸿沟不可逾越?哪还有什么藩篱不可破除?哪还有什么隔阂不可消弭?

车轮停转,暑假即将收官。父子俩用四千里骑行读完了一部无字书:书页无字,却让少年读懂山河壮阔,读懂父爱如山,也读懂了如何成为自己故事里的“小妖怪”。

未来,敢问路在何方,敢答路在脚下。

作者/春歌

编辑/刘丹 校读/肖应林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作者:春歌】 【编辑:尹玮】
关键词:黄健坤;暑假;京杭大运河;骑行;浪浪山小妖怪 黄健坤;暑假;京杭大运河;骑行;浪浪山小妖怪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