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乱俗”文博讲解热当休矣!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五一”临近,假期期间,湖南博物院正常对外开放,并延长开放时段、增加预约名额,“文博热”又将持续升温。观众不再满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讲解需求激增,然而热门博物馆专业讲解预约困难,于是线上线下文物讲解内容大量涌现。

“看见没?这排‘镇瓦兽’里藏着玄机——明末李自成攻进紫禁城时,前朝冤魂就被镇在这些神兽脚下……”镜头下,故宫琉璃瓦泛着微光,身着汉服的主播举着手机凑近屋脊神兽,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未婚者来此必遇情劫……”远处,旅游大巴里,导游手指五台山白塔说。社交平台上,“和珅府邸暗合风水局”“摸门环沾官运”等“冷知识”被千万次转发……

这种传播乱象背后,是怎样的价值逻辑在驱动?而守护文明阐释的正本清源之路,又该从何处破局?

——被消解的“知识谱系”

在洛阳龙门石窟,某博主将“卢舍那大佛的微笑”解读为“武则天养颜秘方的具象化”;在甘肃兰州的五泉山景区公园内,每天都有大批游客为了祛病祈福,不惜排长队去摸历史人物霍去病雕像下方刻的字,借“霍去病”的名号,保佑一生健康……

诸如此类的讲解模式如同将《说文解字》拆解成网络流行语,把《资治通鉴》改编成“宫斗剧本”,表面是“通俗化传播”,实则是对知识谱系的消解。

更值得警惕的是“伪学术化”包装。部分讲解者盗用“文化符号学”“集体无意识”等术语,将风水迷信粉饰为“古代环境哲学”,把鬼神传说美化为“民俗文化记忆”。类似行为混淆了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的基本分野。脱离实证研究的阐释,无论披上何种理论外衣,都是对文明的误读。

——在解构与重构间迷失

这些充斥于文博讲解中的乱象,直指历史叙事的“双重扭曲”,让文化遗产的阐释陷入认知迷局。

其一,是时间维度的扭曲。

讲解殷墟时,有人大谈“商纣王与外星人签订条约”的荒诞故事,却对甲骨文中详实记载的商代祭祀制度避而不谈;介绍兵马俑,着力渲染“活人烧制陶俑”的谣言,全然无视考古发现的陶俑工匠名款所揭示的真实制作工艺。

这般“去语境化”的叙事,是对“文化记忆”的粗暴消费。当历史仅剩下离奇情节,文明传承的连续性便在解构中渐趋松散,后人眼中的历史图景也成了一幅经纬模糊的斑驳画卷。

其二,是价值维度的扭曲。

某些讲解者以现代功利主义价值观为模板,对历史进行逆向重构。山西王家大院的晋商宅邸、北京恭王府的清代官式院落,被贴上“所有男人做梦都想拥有的地方”的标签,把文化遗产与财富、权力简单关联;在成都武侯祠,将《出师表》解读为“诸葛亮职场生存指南”……这实质是让文物的精神内核在功利主义的侵蚀下逐渐失色。

——谁来守护文明的“阐释权”

当“文博热”的浪潮裹挟着泥沙俱下的讲解内容席卷而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清醒地认知,良渚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镌刻着5000年前先民对宇宙的认知与想象;西安碑林的《开成石经》,凝固着文字基因的千年传承……这些经由考古实证、学术研究破译的历史密码,其蕴含的文明重量与思想张力,非任何猎奇故事所能比拟。

游客在长沙博物馆参观“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展览。邹麟 摄

破局的关键,在于探索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平衡点。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因北京连日暴雨,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发现明显积水,前任院长单霁翔详细解读了紫禁城排水系统的精妙设计,阐释古人在建筑规划中的智慧,这类讲解既深入又有吸引力,成功地向大众传播了专业知识,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其实,严肃内容并非没有受众,缺的只是精准的转化路径。

2023年7月,国家博物馆发布关于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同年9月《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讲解服务、缅怀纪念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落实解说词研究审查制度,恰如其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客观准确讲述真实历史、真实故事。

同时,《北京市旅游条例》规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区实行讲解员管理制度,未取得景区讲解员证的人员,不得从事团队旅游讲解活动;恭王府景区门口的告示牌明确禁止未经批准的个人或团体私自收费讲解、兜售商品等。

要让文化传承真正抵达大众,需推动兼具学术严谨性与传播亲和力的优质讲解内容成为主流。

技术手段不应沦为乱象的推手,而当成为守护真相的利器。短视频平台可开发文物讲解知识库,借助AI技术自动比对内容,识别并拦截伪知识;文旅部门与高校合作可搭建文化遗产传播资源池,向创作者开放经学术验证的权威素材,从源头上遏制虚假内容的生产。

当热潮退去,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不是满目的迷信段子与低俗笑料,而是公众对文明的理解与敬畏。文化遗产绝非供人消费的网红打卡点,而是需要悉心守护的精神原乡。唯有让讲解回归真实的历史语境,让传播承载文明的深层价值,才能使“文博热”从喧嚣的流量狂欢,升华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作者/孔德淇

编辑/刘丹 校读/李乐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孔德淇】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文博热;湖南博物院;长沙;五一假期;“假乱俗”文博讲解 文博热;湖南博物院;长沙;五一假期;“假乱俗”文博讲解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