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奇!长沙造超级游艇驶向爱琴海 | 山水洲城记

相链区块链

4月的江苏张家港码头,一派繁忙,太平洋的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长沙国控集团下属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船重工”)工作人员站在RORAIMA游艇上,这艘游艇长55米,型宽10.5米,总重量1081吨,航速13.5节,续航力2800海里,额定船员9人、旅客22人。经过一周左右的航行,他们将超级游艇顺利护送到台州入海口,经过最后一关海试的检验之后,将目送它驶向爱琴海岸。

或许你会好奇:中国沿海沿江造船强市林立,为何一笔出口欧洲的高端游艇订单,最终“花落”内陆长沙的湘船重工?这家扎根湘江畔的老牌船厂,何以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带着这些疑问,橘洲君走进了位于靖港古镇湘江之滨的湘船重工。

中国船舶制造的优势区域主要有四个:一是环渤海湾的大连、青岛、威海一带;二是江浙上海一带,船舶制造是优势产业,江苏是龙头省份,上海的“江南造船”在中国制造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广东福建一带在造船技术创新上颇有建树;四是长江水系沿线的武汉等内陆城市在内河船舶制造领域优势独具。

湘船重工位于湘江畔的靖港古镇,这里拥有1.8公里长完整湘江岸线,兼有水运发达的湘江主航道,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长沙造船业。

走进造船车间,一艘70多米长的白色豪华客轮巍然矗立——船身上“舟山群岛富强”的字样格外醒目,“这是我们向舟山交付的第五艘沿海客轮了”。湘船重工副总经理李仲君向橘洲君介绍。只见,银白色的船体已全然成型,船舱内焊花闪闪,工人们正为即将启动的精装修工程做最后的结构校验。

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船体车间。董阳 摄

湘船重工前身湖南省长沙船舶厂始建于1945年,是湖南省最大的船舶生产基地。2015年,国内内河第一艘集巡航、救助、打捞、拖带功能为一体的海事巡航救助船出厂;2018年,300吨级“中国渔政21003号”渔政船下水交付;2021年,湖南最大综合型消防救援艇“长沙消防救援01”顺利下水;2022年,上海第一艘新能源船舶“浦龙”号护缆船下水……每一艘“长沙造”都在不同时代写下注脚,变的是船舶的形态和技术,不变的是湖湘工匠精神。

如今,在全国高速客船细分市场中,湘船重工的消波瘦长型客船占据60%的份额,尤其在舟山群岛一带,“长沙造”占比稳居前列。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湘船重工建造的南海岛际交通艇“晋卿”号交付三沙市使用,更是开创了湖南首次建造南海海域船舶的历史。

三年磨一剑,湘江水邂逅爱琴海。

时间来到2021年,希腊爱克伦公司创始人扬尼斯决定打造一艘超级游艇,经过对中国市场的深入调研,他们发现能满足超级游艇严苛制造要求的船厂并不多。

“此前,我们同爱克伦公司并没有接触过。那一年,我们为浙江台州一家企业建造的第三代沿海旅游豪华客船——‘大陈岛号’在长沙下水试航。这艘船的规模、出色设计和建造质量,与爱克伦公司的需求非常契合,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随后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察和讨论,在2022年达成合作。”李仲君说。

记得那是2021年的冬天,靖港码头的寒意格外刺骨。但是对于李仲君来说,这场由爱克伦公司带来的长达3个多小时的“考试”比天气更令人难忘——作为新合作伙伴,对方在登船考察时展现出的严谨程度,他至今记忆犹新。

“他们在‘大陈岛号’客船上待了3个多小时,连焊接缝都要摸一摸。”李仲君回忆,当时公司正好在为浙江另一家企业制造“大陈岛号”客船,爱克伦公司负责人登上这条船,从设计、装饰、焊接等各个方面详细了解制造细节。最终,湘船重工近80年的技术积淀、扎实的工艺水平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打动了这位希腊客户。

也就是这场“大考”让李仲君逐渐认识到,国际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都藏在这些“吹毛求疵”的细节里。

“2021年开始接触,2022年11月签订合同,今年4月正式交付,这艘超级游艇凝聚了我们的心血。”李仲君说,作为“长沙造船”向海外市场展示的第一艘游艇,他们精心打造每一个细节。

以焊接为例,船体是钢板制造,采取模块化制造,通过焊接将各个模块进行拼接,因此焊接水平决定了船体的观感和安全。“可以用‘严丝合缝’形容师傅们焊接后的各模块拼接的状态,业主方验收时戴着丝织手套在船体上抹过去,手套没有挂丝、勾线,船体表面像一层皮肤一样光泽、细腻。”李仲君说。

4月2日,由长沙国控集团下属湖南湘船重工精工锻造的55米超级游艇,在湘江之滨完成交付,这是湖南省首艘出口欧洲的超级游艇。企业供图

“呜——呜——呜——”4月2日,随着三声悠长的汽笛划破长空,55米超级游艇,在湘江之滨完成交付,开启驶向希腊爱琴海之旅,并将亮相2025年世界游艇展,向海外市场和潜在客户展示中国造船业的“智造”技术。该游艇的正式交付,标志着湘船重工全面开启海外高端船舶市场,在国际船舶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游艇采用纯钢材质制造,船身品质强度高、舒适性好、内部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企业供图

以白色为主色调的游艇,配置双机双桨;按无人机舱要求设计的动力系统,能满足24小时无人值班要求;驾驶室采用驾控一体化设计,确保了游艇具备卓越的操控性能,舒适性更高、静音效果更好;宽敞的沙龙娱乐空间、开放式室外吧台、伸缩跳水平台等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称得上“海上六星级宾馆”。

橘洲君了解到,RORAIMA游艇的成功交付,让海外客户看到湘船重工制造高端中小型游船的实力和潜力。爱克伦公司加深了与湘船重工的合作,新增了建造30米级全回转拖轮的订单。为新加坡一家公司制造的56米成品油船也进行到了合拢阶段,将于7月底交付。

由湘江经长江入大洋,这艘豪华游艇,不仅开启湖南高端船舶出口的新篇章,更是坚定湘船重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技术与创新驱动,在国内外中小型船舶领域,成为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船舶制造企业,让“船舶长沙造”随着这艘游艇扬帆海外市场。

游艇符合意大利超级豪华游艇标准,满足意大利船级社(RINA)规范,抗风等级可达10级,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可航行于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海域。企业供图

2023年和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船舶制造业正是海洋经济的关键行业之一。此外,船舶行业是周期性的行业,当下是整个行业大周期起势阶段。

政策与周期的共振,将利好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湘船重工作为湖南省船舶制造行业的重点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谈到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向海图强的发展规划时,湘船重工党委书记、董事邱军表示,将从三个方面深耕细分领域,谋求弯道超车。

高端定制:抢占中小型船舶“蓝海”

在持续深耕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中小型船舶领域,RORAIMA号的成功交付,闯出了经验,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研发和投入,提升产品设计和建造能力,通过参加国际游艇展会、与国际知名游艇品牌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逐步在国际高端游艇市场站稳脚跟,满足高端客户对游艇品质、性能和个性化的需求。

人才引擎:产学研打通创新链

此外,还将加大人才队伍培养的力度,提升“长沙造船”的竞争力。李仲君认为,湘船重工的设计能力是此次拿下订单的原因之一。公司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开展船舶配套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同时将加强与国际知名船舶设计公司、供应商和船级社的合作,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绿色智能:锚定“零碳船舶”新赛道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智能船舶已成为未来船舶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湘船重工将推动生产制造智能化,加大在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的研发投入,将绿色智能船舶技术推向海外市场,为全球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湘船智慧”。

当湘江的浪花与地中海的波涛在时空里交汇,一艘来自内陆的超级游艇正划开深蓝的天际线。这不仅是湖南首艘出口欧洲的超级游艇,更是一张镌刻着“长沙智造”的金色名片。

不靠海也能造大船!湖湘制造再次刷新认知,那么,你认为下一个“长沙智造”的爆款会是什么?欢迎评论区脑洞大开!

记者/刘丹 周辉霞

编辑/尹玮 校读/刘芳

初审/彭培成 终审/沐刃


【作者:刘丹 周辉霞】 【编辑:彭培成】
关键词:超级游艇;长沙;湘船重工;长沙造;RORAIMA;爱琴海 超级游艇;长沙;湘船重工;长沙造;RORAIMA;爱琴海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