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道⑱|缘何宁乡好人成群?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甜)当广大群众以做个好人为人生信条,这个城市的幸福感便是真实可触的。
2月7日,“00后”小伙欧博一头扎进寒冷刺骨的池水中,救起了一名不慎落水的8岁女孩。这紧急而暖心的一幕发生在宁乡市坝塘镇。宁乡灿若星河的好人事迹里,又因此增添一抹亮色。
近年来,宁乡致力于打造“好人之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志愿服务这些“好人行为”,越来越成为居民自觉。
城市更幸福,所以广大民众善举多
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敬于品质,终于幸福。
“工业强市”高质量发展,撑起乐业“天际线”;“幸福宁乡”基石持续加固,一条马路、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座公园、一处街景,一步一个脚印拼成宜居“地平线”——经济发展有力,社会治理有方,城市品质节节攀升,宁乡入选了“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人们生活安定无忧,笑容多了、心态好了,幸福城市,为凡人“善举”提供了优沃土壤,而凡人“善举”让城市更具幸福感,这样的良性循环,在宁乡已然形成。
在宁乡市回龙铺镇白金村,有一家免费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60余名残疾人在这里被妥善照料,他们的家庭也因此减轻了诸多压力。这是由同样身为残疾人的贺瞻所建立。2004年,贺瞻因车祸失去了左腿,他没有放弃人生希望,通过努力,他在宁乡创办了湖南欣云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创业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支持,这些点滴善意,在他拥有更强能力时,回馈给社会的便是“涌泉”——除了成立托养中心,他的公司也一直在帮扶残疾人,目前安排了140余名家庭困难户和85名残疾人就业。他还带头成立了一支清洁志愿服务队,开展家政清洁、心理疏导等志愿活动。
在宁乡,自己日子过好后,乐于回馈社会的人不在少数。黄枚生老人自2011年至今,带动儿子黄启平一起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捐资累计达3000余万元。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陈基良,多年来,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抗洪救灾、公路修建等方面的公益投入达600多万元,还垫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敬老院。他在人们的善意里成长,长成后同样以善意回馈家乡人民,这正是幸福宁乡的魅力所在。
爱上这个城市,便为这个城市的美好奉献一份力量。宁乡不乏像贺瞻、黄枚生、陈基良这样致富不忘本的好人,他们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正是宁乡这片乐土带给人们以归属感、认同感的正向反馈和绝佳证明。
城市有温度,所以点滴微光能成“炬”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沩水滋养下的宁乡,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这个温度来自于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近年来,宁乡以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将选树道德典型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机融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宁乡探索建立了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学习、宣传和关爱机制,并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为好人“立传”、让好人受尊重。
宁乡不仅有“道德地标”——宁乡市公民道德馆等,更涌现了一大批“道德楷模”,持续刷新精神文明高度,彰显着城市温度。
兄弟不分家、四世同堂,四十多年,融洽相处,一家人共进退、同担当,并在热心社会公共事业,捐资助学、关心敬老院老人,周光如的家庭,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宁乡也及时肯定了这个家庭向善、向好的心——多次荣获宁乡市“十星级文明标兵户”“文明家庭”,家庭成员获得“好媳妇”“好婆婆”等荣誉称号。
一个人的道德体现在锦上添花处,也体现在雪中送炭时。当家庭面临重大挑战,她的选择让人泪目——母亲早逝,后来父亲也染病离开,谢朝辉照顾智商仅一岁、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41年,一句“妹妹需要我”便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她没有结婚生子。这个“傻姑娘”,用她的善良,为妹妹撑起了一片天。
而这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年幼的喻壮身上,他照料瘫痪母亲近十年;还有贤妻黄淑梅照顾瘫痪丈夫40余年;大屯营镇村民欧建军悉心照顾病妻17年不离不弃;喻家坳乡涌泉山村村民胡湘春十多年来照顾因伤致残的丈夫和中风瘫痪的公公……这就是宁乡人民的家风,人生路途漫漫、挑战重重,但一家人始终不离不弃、相依相伴,一首首人伦赞歌感人肺腑。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个个好人故事,在楚沩大地广为流传,他们撒播着爱的种子,也影响着更多地人成为城市文明的践行者。
践行文明、做好人好事,在宁乡有支撑、有平台,有组织、有计划。据了解,宁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建成了29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7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城区建立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城市驿站,并构建起了“1+16+29+278+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打造出“15分钟文明实践圈”,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比如救8岁落水女孩的欧博,他还是当地文联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平日里经常参加安全宣传、交通疏导、公共卫生环境维护等志愿服务,在平凡的件件好事里发光发热。而像欧博一样的志愿者,在宁乡还有23万余人,他们分散在各个角落、各个行业,参与着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
近年来,宁乡市明显加大了对道德模范、宁乡好人、文明市民等的重视程度。善,若是本能,那么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鼓励便是“加速器”,让善行义举成为一个风向标,在人们心中持续升华并成为人人行动的标杆。宁乡有着崇尚文明的大环境,人民也乐于做个好人。目前,宁乡有“身边好人”76人,其中“中国好人”16人,“湖南好人”14人,“长沙好人”18人,“宁乡好人”28人;有道德模范115人,其中长沙市级18人。
爱心善举蔚然成风,折射出宁乡长期以来积累和升华的城市温度,一点点微光持续汇聚,终成浩瀚光芒。
城市有信仰,所以好人基因代代传
英雄的血脉代代相传,信仰的力量赓续不断。宁乡,诞生了刘少奇、何叔衡、谢觉哉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基因,也成为了宁乡好人群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宁乡充分发挥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院、故居、党校等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党日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搬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立起了学习红色文化的长效机制。
在宁乡,数万名党员承继先辈遗志,亮身份比奉献、亮立场比担当、亮作风比作为,不惧艰辛迈向诸多挑战最前沿、身先士卒走在各项工作第一线,时时处处“做个好人”,“宁乡红”闪耀,也照亮了广大群众的心。
宁乡深入开展全市党员“三亮三比”行动,老党员顶着烈日疏通沟渠、冒着大雨下河防汛,普通党员为贫困家庭捐资出力、常年关心慰问特殊人群……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成为城市风尚。
欧有才,二十多年来,穿梭在宁乡的各个村落,70万公里、约170万件邮件、约3500万份报刊……他是一名兢兢业业的乡邮员。送邮件的过程中,他帮老人挑水、购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自掏腰包给贫困居民应急;当起“电商顾问”、帮农户打开农产品销路;在疫情防控最紧急的时刻冲锋在前……他是一名用实际行动书写初心的共产党员。他对事业的公心和对群众的热心,也深刻影响着身边的人,当他发现村组公路影响居民生活,他组织农户多方筹资36万多元完成1.3公里道路硬化。这1.3公里道路,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更是共产党员带头做好事、群众争相做好人的佐证。
去年,党员贺林,在沩江太阳闸坝救起了两名落水的少年,面对湍急的河流,少有人敢于上前搭救,海军退役的他,没有犹豫,多次潜入水中,拼尽全力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两条年轻而鲜活的生命。当人们为他的英雄之举鼓掌时,他却风轻云淡,他认为,做好事,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能”。
不管是危急时刻、还是日常生活中,党员带头做好人在宁乡渐成常态,也影响着广大群众。比如宁乡在推进“爱心宁乡”帮扶工程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带头行动,搭好“爱心平台”、建好“爱心清单”、聚好“爱心力量”、铸好“爱心品牌”,影响越来越多的爱心群众参与到了其中,让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城市的善意。
如今,宁乡的街头巷尾,“红马甲”随处可见,好人的身影也时时相随。就在前几天,2022年度“宁乡好人”榜单正式揭晓,20名“身边好人”中,有中共党员,有普通群众,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用踏实的行动,践行着“善”,传递着“爱”,“好人之城”的品牌愈发响亮。
值得一提的是,在宁乡,“红马甲”不仅仅属于成人,也属于千千万万儿童,他们在好人之城茁壮成长,也争做好人。当宁乡好人源源不断走出宁乡、不限于一域一地,那时,问一句“缘何宁乡好人成群”,答案或许更让人热泪盈眶。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