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刚:同饮一江水,逐梦长株潭
100多年前,清代著名学者王闿运曾写下一幅对联: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无论是吾道南来,还是株洲、湘潭南来,都源于一脉。且一条湘江一衣带水,君住湘江头,我住湘江尾,同根同源,本是一家。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株洲、湘潭同脉同根同源、且还同事的一家人,共商长株潭发展之计。
长株潭一体化,跨越两个世纪的伟大梦想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专家提出将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合而为一,共建“毛泽东城”,到明天(2021年10月23日)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长株潭)城市更新论坛盛大开幕,长株潭一体化历经数十年,跨越两个世纪。从争论到共识、从理论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虽然历经坎坷、千呼百唤,但终归洗净黄沙、终成大道。
我们欣喜地看到,早在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正式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构想,实施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五同”发展;2006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株潭城市群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北的武汉城市圈、安徽的皖江城市带等四大城市群并驾齐驱辐射带动中部崛起,湖南省委审时度势,迅速规划了3+5城市群发展战略,长株潭被规划为城市群的核心;2007年,国务院批复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长株潭两型办)应运而生。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提出湖南应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一带一部”战略为引领的湖南新发展格局中,以“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毫无疑问,长株潭成为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引领区。长株潭发展格局中,经历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从1997年提出“长株潭一体化”到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提出“3+5城市群”,再到习总书记视察湖南后提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无论省委怎样决策部署、怎样提升发展格局,长株潭依然是全省的核心、全省的中心。
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在逐步提升和完善的发展格局中,长株潭人民真正感受到了时代的力量、家门口的巨变、幸福指数的飙升。从城市区号统一为“0731”到长株潭城际铁路、“三干两轨工程”,半小时交通圈照进现实,长株潭人民从时间到空间全面融为一体;从湘江一号工程到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建设,一个天蓝水清岸绿的生态宜居之地让长株潭人民拥抱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打破区域壁垒,建立高端人才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到普通市民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医疗保障“三同城”等惠民举措,长株潭人民真正感受到连心都融为了一体。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长株潭这道跨越世纪的大考题,我们一定能交出一份影响两个世纪、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长株潭一体化,富有时代创造的社科担当
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三市社科人一直走在前列、勇于担当。最早提出长株潭一体化的人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省社科院副院长张萍。1982年,张萍以提案的方式,在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提出,把长株潭从经济上连接起来,实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湖南综合经济中心。为进一步论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1983年和1984年,张萍与社科院课题组的十多位同事先后深入长株潭三市的主要部门和基层单位,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经济、社会、科技数据以及400多个企业的资料卡片,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们用脚步丈量,用心捂热一个新的生命,长株潭一体化就如同一个胚芽,在心与心的感应中,孕育而生。1984年11月10日,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和研究了张萍提出的《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方案》,决定把建立长株潭经济区、打造湖南多功能综合经济中心作为振兴湖南经济的战略重点。可以看出,社科人是大有作为的,并且都是大作为、都是重要决策的咨政参谋。
先贤伟业,皆成过往。时代的号角,已经向我们这一代人吹响。作为社科人,如何在这个跨世纪的大课题中站好位、布好局、答好题,传递好接力棒,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去年十月,《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将长株潭区域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这是长株潭发展的未来目标。依托产业、科技、金融、创新、区位交通等优势资源,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目标,构建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和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形成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纲要同时规划了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构建“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的区域新型空间结构,即串联三市主城区的湘江发展轴、长株潭生态绿心、长株潭中部(京广)发展带、北部(渝长厦)发展带和南部(沪昆)发展带。立足全域统筹、城乡一体,打造若干重要功能组团,主要包括宁乡城镇组团、浏阳城镇组团、韶山——湘乡组团、醴陵——攸县组团、茶陵——炎陵组团,提出了未来七大重点任务和“十同”要求。
纲要是纲,纲举目张。纲要的每一个概念、每一句话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社科人的课题。如何落实规划纲要的宏伟蓝图,如何找到纲要变为现实的最佳途径,社科人责无旁贷、大有作为,也必须有所作为。我们社科人应走在最前沿、冲在最前线,把规划纲要变为现实的发展蓝图。我们就是神笔马良,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长株潭一体化,凝聚社科力量的行动共识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 ,独木难成林”“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合作是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感、产生凝聚力,且无处不在、无处不发挥作用。这个时代呼唤许多精神,但团结合作的精神永远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歌德曾说过,“只要有了凝聚力,没有什么是人类做不到的。”长株潭一体化既是一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更是一个凝聚奋进力量的过程。长株潭一体化不是1+1+1=3的算式,而是1+1+1∞3的命题。据不完全统计,长株潭拥有各类高等院校七十多所,其中更不乏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大学;拥有各类智库上百家;拥有各类社科人才不计其数,数据更是无法统计。如何团结带领三市社科力量凝成一股绳、形成一个拳头,助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我们三市社科联的责任和使命。
今天,长株潭三市建设研究交流会暨长株潭社科联第一次联席会议胜利召开。这是三市社科联在长株潭一体化这面旗帜下的再聚首、再出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会,我们将共同签订《长株潭一体化社会科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我们三市社科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共识。我们将围绕长株潭一体化这一时代命题,推动智库资源共建共享、科研成果共创共持、学会组织共联共建、社科交流共商共举,优秀成果联合转化、主题活动联合举办、专题学习联合组织、社科宣传联合拓展。通过“四共四联合”凝聚三市社科力量,为长株潭一体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为长沙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姚建刚同志在长株潭三市建设研究交流会暨长株潭社科联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发言《同饮一江水,逐梦长株潭》[根据录音资料整理])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