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长沙文化数据要素市场
汤尚
数据被称为新时代的“石油”,在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核心作用,是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生产要素。加快培育长沙文化数据要素市场,是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答好“两个融合”命题、擦亮三张“文化名片”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长沙应紧紧抓住“两个融合”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构建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将长沙打造为数据要素产业创新的发展高地以及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典型示范城市。
加快推动文化数据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培育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新型业态,打造数据产业新地标。一是打造湖南自贸区数字贸易港。充分发挥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大平台作用,发展电竞运营、数字动漫、跨境电商、数字直播等新兴产业,推动优秀文创作品出海。建立跨境数据通道,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管理,提升数据要素跨境流通效率。二是打造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围绕文博、出版、动漫等优势产业,支持元宇宙、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模型、高清视频等生产新模式,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数据标注基地。加快中国网络文学小镇建设,积极培育创作者经济,打造更多网络文学IP和衍生品。三是打造长株潭一体化数据合作示范区。加快长株潭区域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公共文化数据资源区域合作,促进数据要素区域流动。深化区域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数字认证体系、电子证照等互认互通,加快推进长株潭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一体化。四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动力,促进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行数据基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推动各类主体加强技术研发攻关。加快建设一批文旅大数据实验室、音频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新业态。
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乘数效应”,强调数据要素对于“两个融合”的拉动作用,让文化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一是创新数据资源供给。开展全市文化数据资源统计调查,摸清数据资源底数,建设长沙文化数据资源库、高质量语料库,聚焦文化知识图谱、大模型训练等方向,加快实施数据知识化、知识软件化。完善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分级分类指南,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数据共享开放机制,制定公共数据开放清单,有序开放公共文化数据。二是健全数据资源配置。深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建立数字文创产品数据定价模型和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数据开放共享、流通交易、加工利用、安全保障等技术规则。推动文化领域数据产权改革试点示范,保障文化企业数据使用权、经营权。三是强化数据场景应用。大力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持续办好“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等,推广一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立足广电、出版、动漫、文娱等优势产业,打造“山海”数字文博大平台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据产品。推动智慧博物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旅游等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建立应用场景案例库,推动以数据产品形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协同创新、繁荣活跃的文化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一是加强数据协同治理。构建党委政府、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市场治理体系,加强数据共享利用,助推文化数据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建立企业数据治理容错免责机制,完善企业层面“首违不罚或轻罚”等服务保障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共建繁荣生态。聚焦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全流程,积极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数据经纪机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等上下游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经营主体拓展数据经纪、数据托管、数据公证等业务,创新构建全链条生态圈。三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加大数据要素培训力度,举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主题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数字思维,掌握数字技能,缩小数字鸿沟,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明确各类数据安全保护范围、主体、责任和措施。加强数据安全监督执法,有效打击网络文化乱象,加强文化大模型监管,依法整治AI技术滥用等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在规范中创新、在安全中繁荣。
〔作者系长沙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本文系2025年度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个融合”命题下长沙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研究》(2025CSSKKT249)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