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维提质效 为党育才筑根基 ——推动《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落地见效

相链区块链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教务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202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基本遵循,彰显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与依规治党的辩证统一,为党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根本依据。党校教学改革需紧密围绕《条例》要求,全方位推进教学布局、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的三维变革,实现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筑牢为党育才根基。

优化教学布局,突出主业主课

《条例》指出,教学是党校(行政学院)的中心工作。党校教学布局应当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能力和执政本领,以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理论基础,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以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为重点增长学员的履职本领。优化教学布局,关键在于凸显主业主课地位,构建契合时代需求与学员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

构建党的创新理论核心教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党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党校教学全过程。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开发系列专题课程,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通过系统学习,引导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发一系列实践课程,提升学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升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灵魂。《条例》进一步丰富党性教育的内涵,提出应当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等教育。彰显党校鲜明的政治底色,需要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比如,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让学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组织党性分析会,促进学员提升党性修养等。

完善现代化履职能力培养框架。《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的教育培训目标是培养学员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善于分析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这既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沃土,又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深刻的理论高度与鲜明的实践导向。因此,党校教学必须兼顾知识教育与履职能力提升。在知识教育方面,设置涵盖多领域的课程,拓宽学员知识面,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使其适应不同工作场景。在履职能力提升方面,聚焦领导干部必备能力,如决策、沟通协调、应急处突能力等,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方式,在“实战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活力

《条例》要求党校(行政学院)应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学术水平、专业水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教学方式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推动问题驱动型研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员主动参与研究,深化知识理解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坚持教研与实践相贯通,畅通教学科研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渠道。”党校研究式教学需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实现政治属性、实践导向与智库功能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在于将研究课题精准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落地需求、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堵点痛点。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身份赋能学员,既精准锚定研究方向,又系统传授实证研究方法,引导学员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数据建模等多元路径,开展问题解构与对策研究。

综合运用多元融合互动式教学方法。《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力度,推进案例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校学习,学员之间要充分交流工作经验,使不同岗位、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干部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是党校的一个重要功能。”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作为互动式教学的核心抓手,案例式教学需以高质量案例库建设为支撑,系统归集代表性、典型性案例资源,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案例剖析与研讨,推动学员从实践案例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核心履职能力。

建立推动教学创新的教师发展机制。党校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设立教学创新奖项,激发教师创新积极性。同时,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参加教学方法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严格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

《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加强教学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教学实施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学习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党校应从学员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教学管理。

实行全过程学员管理机制。学员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学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条例》要求,坚持从严要求,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入学阶段需强化源头把控,明确准入标准,确保学员素质能力与培养要求相匹配;构建校史校情、纪律规范、党性教育多维入学教育体系,引导学员锚定办学宗旨、强化纪律认知、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中,需抓实常态化过程管控,刚性落实考勤与课堂纪律,对违纪行为严肃执纪问责。同时,立足学员主体地位,构建以学员党支部、班委会为核心的自主管理体系,健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

构建德能导向型教师培养体系。《条例》指出,根据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要,统筹加强教师、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管理对提升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严格教师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从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师德师风等方面全面考核教师,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绩效奖励、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完善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闭环系统。教学质量评估是校准党校教学方向、破解教学瓶颈、迭代教学实践的重要抓手。需构建契合办学定位的评估体系,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内容科学性、方法适用性、过程规范性、效果满意度等多维度开展评估。应建立学员评议、同行互评、专家评审、领导点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格局,以主体协同保障评估客观性与权威性。应常态化推进评估工作,通过精准归集数据、深度研判结果,靶向定位教学短板并提出改进方案。应强化评估结果刚性运用,将其作为教师考核奖惩、课程动态调整、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依据。

【作者: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教务部】 【编辑:陈登辉】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