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区创新实施“共建共管”模式,破解新建道路管理“真空”难题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 通讯员 高兴)从前,未移交道路因权责不清而陷入“无人管”的困境,车辆乱停、摊贩聚集等问题让周边居民备受困扰。如今,这一基层治理的难题在雨花区有了新解法。10月30日,雨花区针对新建道路竣工后至正式移交前普遍存在的“管理真空”问题,以黎托街道平阳路为治理样本,率先探索并实施“共建共管”新机制。该模式通过整合政府、社会与市场力量,有效保障了市民在道路移交空窗期的出行安全与便捷,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新路径。

工作组不仅出动人员加强巡查劝导,更采取了“疏堵结合”的精细化措施。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周游 通讯员高兴 摄

平阳路是一条连接机场高速辅道与江榕路的新建城市支路,周边社区、学校密集,商户林立,是数万居民、师生日常出行的交通要道。然而,该道路建成后,因移交手续尚未完成,一度面临交警、城管等部门无法正式执法的困境,导致车辆违停占道、流动摊贩聚集等问题频发,交通拥堵与安全隐患成为困扰周边居民的一大痛点。

为破解这一基层治理难题,雨花区坚持“问题不回避、服务不缺位”的原则,由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牵头,联动交警、城管、黎托街道、社区及物业公司,组建联合管理工作组,在平阳路创新推行“共建共管”临时管理模式。该机制打破了传统职责壁垒,整合多方资源,对道路进行巡查、劝导和秩序维护,实现了从“无人管”到“合力管”的转变。

雨花区创新实施“共建共管”模式。

在实践中,工作组不仅出动人员加强巡查劝导,更采取“疏堵结合”的精细化措施:规范停车区域、清理“僵尸车”,并协调设置便民疏导点引导摊贩。值得一提的是,星河、阳河两个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和居民们自发组建“社区护路队”,24小时轮班参与文明劝导,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共建共享氛围。“以前早晚高峰堵得心烦,现在明显畅通了,接送孩子更方便安全。”居民蔡女士的感慨,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共同心声。

平阳路的成功治理,标志着雨花区对未移交道路的管理实现了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治理”的根本性转变。未来,雨花区将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共建共管”工作体系,在系统性加强新建道路移交前管理的同时,积极推动符合标准的道路尽早完成移交,让城市建设与治理成果持续、高效地惠及群众。

【作者:周游】 【编辑:肖彪】
关键词:道路 共建共管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