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变身凉棚,智能喷雾送清凉,雨花区各大建筑工地创新举措为一线建设者送清凉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游 通讯员 高兴 实习生 蒋晴)烈日炎炎,各大建筑工地的钢筋水泥被阳光晒得滚烫,热浪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我们在雨花区采访时发现,该区招商序项目的工友们,在结束烈日下的作业面后,进入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建设者之家”歇息——空调冷风瞬间吹散汗湿的黏腻,直饮水机接满的凉水咕咚下肚,遮阳伞下的休息区里,几位工人正捧着冰镇绿豆汤说笑。这是雨花区在持续高温天气里,为保障一线建设者健康与权益交出的“清凉答卷”,一个个创新举措让火热的工地有了别样的温情。
重点项目推进与“清凉阵地”同步落地
雨花区多个在建项目正加速推进,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引擎”。位于雅塘片区的招商序项目,总投资15亿元,净用地近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3栋高层住宅、1所幼儿园及九年制学校,预计8月底开盘。
走进招商序,该项目创新性地将集装箱改造为占地20平方米的“建设者之家”,配备共享充电设备、直饮水机、应急药品、防暑物资及空调桌椅,成为雨花区首个嵌入工地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点”。项目售楼部还专设“清凉角”,空调全天运转,凉茶无限续杯,急救包随用随取,日均接待工友超30人次。
保障房建设领域同样暖意涌动。由雨花城发集团建设、中建五局施工的桃景苑项目,近60名工人正进行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施工;圭星家园项目则进入楼板实测实量阶段,技术员使用数字化仪器精准测量结构数据,为后续施工筑牢质量根基。高铁新城片区的中欣・澜庭序项目,在推进建设的同时,率先引入智能高压防尘喷雾设备,细密水雾不仅使施工现场温度降低3-5℃,还实现了自动调节喷水时段,兼顾降温与环保。
多元“凉方”织密高温防护网
面对持续高温,雨花区各项目部推出“组合拳”式防暑方案,从时间、物资、餐饮等多维度筑牢防护屏障。
科学错峰避高温成为各工地的统一行动。桃景苑、圭星家园等项目将作业时间调整为早5点至10点、晚5点至9点,严格避开正午高温时段,日均减少高温作业时长4小时。
物资保障全天候覆盖施工全流程。各工地休息区均配备空调、冰柜等设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毛巾等防暑物资按需补充;每日上下午各时段,绿豆汤、盐汽水等降温饮品准时送达作业面,累计已供应超2万份。
膳食调理显用心体现在食堂的“清热菜单”上。冬瓜排骨汤、清炒丝瓜、凉拌苦瓜等应季菜肴成为标配,食堂还推行“少油少盐”烹饪标准,通过营养搭配增强工人抗暑能力。
党建引领与科技赋能双轮驱动
“红纽带”党建联盟的成立,为防暑工作注入强大合力。由雅塘片区指挥部、雨花亭街道与招商蛇口长沙公司联合组建的这一联盟,整合辖区爱心企业、公益组织资源,不仅完善了“建设者之家”的设施设备,更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法律咨询、免费理发等活动,累计服务工友及周边居民超500人次,成为全市党建引领社区服务的示范样本。
科技手段的应用让防暑降温更高效。中欣・澜庭序项目在曲臂车等高空作业设备上架设遮阳伞,为室外作业人员打造“移动凉棚”;各项目部还通过班前会、安全交底会等形式,开展防暑急救知识培训,现场演示中暑应急处置流程,让每位工人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截至目前,雨花区在建项目未发生一起高温中暑事件,招商序、桃景苑等重点项目均按计划推进。“既要工程进度,更要工人温度”,雨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防暑措施,让城市建设者在高温下安心施工,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