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护安澜——浏阳澄潭江镇“四抓四提”守护万家灯火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3日讯(通讯员 雷诗雅)早春二月,南川河畔的澄潭江镇笼罩在绵绵细雨中。清晨7点,澄潭江中学门口亮起一抹荧光绿,护学岗志愿者吹响哨子,张开双臂将孩子们护在身后。在他身后,新安装的波形护栏倒映着晨光,蜿蜒的村道如同系上银色丝带。
这是澄潭江镇构建全域安全防护网的生动剪影。面对雨雪寒潮叠加等各种情况,这座湘赣边陲小镇以“四抓四提”织就全方位防护体系,让安全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抓道路交通提效监督管理
“娭毑,落雨天莫打伞骑摩托嘞!”在大文公路劝导点,“六色”志愿者王姐搀着八旬老人跨过积水。她臂章上的银色,正对应着该镇独创的“红色先锋、绿色志愿、蓝色公益、橙色巾帼、银色老协、金色未来”“六色”志愿者力量。外有行动,内有宣讲,每周三“屋场夜话会”里挤满了听讲的老人,投影仪上的事故案例总会让乡亲们攥紧手中的茶杯。
寒潮中的守护格外温暖。执法大队的巡查记录本写满了必做的道路保洁事项:洗防护栏、行道树刷白、清沟除草、清除树枝、清理道路两厢菜地……以及每周2次的大文公路、荷文公路路长制巡查打卡,加上警示标志、减速带的设置,防护栏、凸面镜的安装升级,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对群众安全的深切关怀。
抓消防领域安全提质精准防控
“刘爹,熏腊肉的炉子要离窗帘远些呢!”2月18日,槐树村联村组干部小陶叩响独居老人的木门。手电筒光束扫过老旧的电路,小陶利落地更换了烧焦的插线板。针对烘筒子、熏腊味、烧秸秆等冬季高风险行为,各站办所联合各村开展了一轮轮“敲门行动”,这样的“安全家访”,已成为全镇6.6万居民的“定心丸”。
在湘赣边综治服务中心,森林防火联合检查站的旗帜猎猎作响。值班员老杨指着新装的智能监控说:“现在和江西老表共享火情数据,就像给大山装了双千里眼。”随着湘赣边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的签订,又一道跨省联防机制让绵延的群山披上了无形防护网。
抓自然灾害防范提级联动响应
深夜10点,生态事务中心小胡的雨靴陷在泥里,手电扫过开裂的护坡,他掏出手机拍摄裂缝变化。全镇每一个自然灾害防范点都有这样的“守夜人”,他们每日巡查,对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户实施预警响应机制,发现险情立即上报,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栋”。
应急仓库里,棉被与救生衣整齐码放,融雪盐的咸涩气息混合着柴油发电机轰鸣。刚结束防汛演练的小队队长擦着汗说:“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当面临雨雪冰冻、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2000余件应急物资能够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
抓“大安全观”思想 提标服务保障
“能!”在澄潭江镇春季复工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暨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上,当被问及能不能守护好全镇安全与稳定形势时,台下企业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安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各村书记铿锵的回应在整个会议室激荡。
“烟花生产线就像绣花,差一针都不行。”在鑫祥烟花厂,安全专家老李举着测厚仪,对刚回岗的工人演示药饼检测。镇里创新的“企业自查+专家指导+部门验收”三级联审机制,让全镇企业经历了“全身CT”般的体检,目前已有25家企业通过验收恢复生产。
更暖心的,是联厂安监员小陈挎包里的“安全锦囊”。这份精心设计的安全宣传手册把枯燥的规程变成连环画,在包装车间,老师傅们戴着老花镜看得入神,工人们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中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暮色中的澄潭江泛起春潮,值班组长望向监控里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轻声念着值班日志上的话:“每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人生,每处隐患整改都是生命承诺。”这座小镇用连续四年实现烟花爆竹、危化、工贸行业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坚守,在湘东门户筑起看不见的“安全长城”。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