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四位”建设引领十大民生实事
浏阳抓住"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
新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新改建停车场18个,增加停车位10000个……4月12日,浏阳正式发布2021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向全市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将通过实施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办成一批群众最关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事项,切实提升浏阳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这并非浏阳第一次列出“民生待办”清单。近年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浏阳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人民所需所盼的“关键小事”,拿出计划书、列出时间表,把七成以上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持续深入推进各领域民生工程,让群众幸福指数跑赢GDP增速。
承诺有声,践诺有行。当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依托“党建+微网格”,围绕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和“四位”(学位、厕位、床位、车位)建设,浏阳正在书写新的民生答卷。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车位
增加停车位10000个
“两步走”破解停车难
上午10时许,正是劳动中路最繁忙的时刻。不少来附近办事的车主选择将车辆停在淮川街道联城社区香山国际小区的临街前坪,这里不仅停车方便、环境好,还有物业和微网格长负责引导有序停放。
谁能想到,数月前,临街前坪曾是令住户忧心、商户摇头的地方。香山国际小区建成已有10多年,临街门面前有1600平方米的前坪,在建设时未合理施划人行通道、停车位等功能区,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以前铺设的地砖也多有破损松动,影响出行。
去年10月的一次走访中,小区住户及商户纷纷向微网格长“吐槽”小区前坪的乱象。依托“微网格吹哨、部门来报到”基层治理快速响应机制,微网格长的反馈得到社区、淮川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层层响应,很快,改造正式提上日程。
一个多月后,在多方合力下,此处全面进行了柏油路面改造、施划了38个停车位、设置了宽敞人行通道的前坪全新亮相。提及小区前坪的大变化,居民曹雪芝连连称赞:“现在大家停车都方便,微网格长还会轮流引导车辆出入、停放。”
这是浏阳破解停车难的一个生动案例。据统计,目前,浏阳机动车保有量为42.4万辆,其中城区常驻小车约为9.7万辆。为破解日益突出的停车位供需矛盾,浏阳成立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实施“两步走”战略:一方面新建、改造了一批传统停车场,通过立体停车库建设,不断增加车位供给;另一方面则实行智慧停车收费管理,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
与此同时,浏阳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以浏阳城区的三家医院为例,医院要求干部职工尽量减少驾车上下班,且不把车辆停在医院里面,把车位留给更加需要的患者及其家属。
新增车位,也纳入了浏阳十件重点民生实事。按照任务计划,今年浏阳将铺排停车场新改建项目18个,预计可新增停车位1000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学位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
多措并举推进教育均衡
在文家市镇楼前村,一座投资2000万元、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校园已经成型。今年秋天,这里将迎来近千名学子,响起朗朗读书声。
“目前,文家市镇楼前小学新建项目已完成主体建筑,正在进行装饰、装修,体育运动场建设和室外绿化美化也在同步进行中。”市教育局计财科科长屈求知介绍,学校建成后将开设16个班,提供学位900个。
近些年,城区和中心城镇学位紧张,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浏阳多措并举,全力化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三年,浏阳累计投入40亿元,新改扩建学校60所,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新增教室694间,新增学位32280个。同时还通过保障乡村教师来源、待遇,建设了一支相对稳定、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
教育均衡不单是数量上的均衡,更应是质量上的均衡。为此,浏阳大力推进网络联校工程、实施结对工程,27所主校81所分校实现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6000多名偏远乡村学生同步享有城区优质课堂。
去年,浏阳744个超大及大班额全部化解。今年,浏阳还将在此基础上,再迈进一步——按照“四精五有”总体要求,新改(扩)建文家市镇楼前小学、洞阳镇克里小学、关口街道泰安小学等学校项目2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建设精致精美的中小学校。
同时,还将新建4所公办幼儿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增加公办园学位1000个,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落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让公益普惠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稳居85%以上,让更多孩子享受“好而不贵”的学前教育。
厕位
公厕“所长制”“首厕过关制”双管齐下
提质城市公厕农村户厕
小厕所,大民生。在浏阳政东广场,“人性化”的智慧公厕不仅好用、实用,更成为了一道“城市景观”。
步入公厕,最显眼处设置了一块智能显示屏,准确标明了男女厕所使用状态、厕内温湿度等信息,右侧是一台智能刷脸取纸机,靠近入口的无障碍卫生间不仅没有台阶,内部还配备了扶手、报警器等装置。
除了智能,这间公厕还有自己的专属责任人。在门口的“所长制”管理公示牌上,详细列出了责任所长、管理人员、保洁人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还张贴了日常检查记录表。
“从2019年起,浏阳探索实施城区公厕‘所长制’管理模式,将72座城区公厕纳入其中。”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副主任徐伟介绍,每名“所长”负责对公厕建设改造、设施维护、日常卫生保洁及公厕周边环境卫生、秩序等进行不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市民也可以通过公示牌,第一时间联系到所长,对公厕品质进行监督。”
农村厕所方面,浏阳则创新实施“首厕过关制”,以首厕过关带动每厕过关,确保了改厕工作流程规范、质量过硬、群众满意。
在官渡镇竹联村中州屋场,一座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公厕让人眼前一亮。该屋场的党员姜清华是公厕的志愿管理员,每天早上六点,她准时到达公厕拖地、擦玻璃、清理垃圾,四年来从不间断。
在姜清华看来,厕所虽小,但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带头把环境卫生维护好。”
事实上,农村改厕是竹联村蜕变的重要起点。从2012年开始,竹联村启动农户厕所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并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全村800多户的旱厕清零工作。通过“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田园的美化绿化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原本普通的竹联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跃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以来,浏阳以创建湘赣边区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县(市)为契机,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补短板、强基础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全年共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万座、公厕改造32座,打造出了一个以“厕所革命”推动人居环境升级的“浏阳模式”。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财政部联合发文,对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激励候选县名单进行公示,全国共20个,浏阳上榜,这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选的候选县!
建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今年,浏阳将继续细化公厕“所长制”管理,计划新建城区公厕3座,维修改造城区公厕3座;计划改造农村户厕1万座,新建农村公厕40座,预计各级财政投入逾2000万元。
床位
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8.04张
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务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县市,浏阳市域内就诊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近几年,浏阳更是以“健康浏阳”为统揽,突出龙头引领、整体联动,聚焦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区域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浏阳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176个,实有床位数11046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8.04张。
但无论环顾当下还是放眼未来,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今年,浏阳将“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纳入2021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并列出了具体计划:建成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并投入使用,完成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骨伤科医院医养教研综合项目部分主体框架建设,启动妇幼保健院、张坊镇卫生院、洞阳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
上述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可为全市群众增加医疗业务用房面积近10万平方米,新增床位800张。结合近年来浏阳卫健系统开展的6S精益化管理,将使住院流程明显优化,住院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这个春天,浏阳全力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按照当前的施工进度,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项目预计今年5月竣工验收。该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包括1栋12层(局部4层)的门诊综合大楼、1个地下停车场,预估门诊每日可接待约2000人次,能够切实解决集里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医院硬件设施,改善医院就医条件。
市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主楼底板钢筋绑扎,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楼封顶。该项目是目前老城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公建项目,定位为湘赣边区域特色急救医疗中心,建设意义重大。项目建成后,满足卒中、胸痛、创伤三大中心认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浏阳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危急重症病人救治能力。
而在市属医院龙头带动下,乡镇卫生院也实现了稳步发展。当前,市属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结成医联体56个,在龙头带动下,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就诊“双下沉”,促进了基层首诊率、诊疗人次“双提升”,6个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医院。2020年,基层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4%,手术台次同比增长32.5%。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在浏阳正在成为现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