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织彩,全域共鸣!宁乡以“两个融合”为笔墨,绘就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图景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刘林凤

当黄兴路步行街的裸眼3D大屏上,四羊方尊的羊角冲破屏幕光影,当炭河古城的“姜太公”与游客笑谈古今,当灰汤温泉的暖意交织着非遗技艺的芬芳——2025年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让宁乡这片浸润三千年青铜文明的土地,正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两个融合”战略为笔墨,以全域联动为画卷,绘就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五彩宁乡”鲜活图景。

数据见证热度。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宁乡纳入监测的景区(点)接待游客达93.03万人次,3家主要景区客流同比增长40.62%,过夜游客占比超五成,这场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实践正绽放出璀璨光彩。

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景区的花车巡游。宁乡市文旅广体局 供图

科技赋魂,让千年文脉在光影中“活起来”

“没想到课本里的四羊方尊能‘跳’出屏幕!我家孩子盯着大屏看了十分钟,还追问我青铜器上的纹路藏着什么故事,这比讲十遍历史课本都管用。”来自哈尔滨的游客张贵程举着手机,在长沙五一商圈的裸眼3D大屏前不停拍摄,身旁的朋友正指着屏幕里流转的青铜纹样,眼中满是好奇。8月30日晚,被誉为“尊王”的四羊方尊、“鼎王”的人面纹方鼎、“铙王”的象纹大铜铙齐聚大屏,青铜纹样在光影中流转,仿佛奏响跨越三千年的文明乐章。这场为旅发大会预热的“星城文物奇妙夜”,正是宁乡“文化+科技”融合的生动注脚。

在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与宁乡约・青铜探源行”展览更将“文化+科技”的融合推向深处。“以前带老人来逛博物馆,他们总说看不懂展柜里的文物介绍,现在对着全息投影,老人能清楚地看到古人怎么祭祀。”自驾游玩的周女士扶着老母亲,在全息投影展区前驻足良久,老人开心地说:“你看这鼎上的花纹,是不是跟咱们老家的窗花有点像。”30余件来自省博物院、长沙博物馆的珍贵青铜文物,借助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商周祭祀场景,游客站在互动屏前轻触指尖,便能“拆解”鼎器的铸造流程。

隔壁的炭河古城内,火人狂欢节上的科技互动与祭火大典相映成趣,百名农民扮演的“姜太公”手持鱼灯火把巡游,灯光与篝火在夜空交织,传统民俗与现代光影碰撞出独特魅力。“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展柜,而是老人手心的温度,是孩子眼里的好奇。”周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科技赋能的真谛——让文物走出库房,让文化有了情感温度。

这种融合之力更渗透到文创开发的肌理。宁乡吾悦广场的“双节潮玩”活动上,“宁造物”系列文创成为爆款。“我买了一套‘我本青铜’书签,送给爱看书的闺蜜,她跟我说每次翻书看到书签上的鼎纹,就会想起咱们在炭河古城的经历,这文创就像把旅行记忆‘装’进了书里。”长沙市民刘思琪手里提着刚买的文创产品,兴奋地展示着。“我本青铜系列”将人面纹方鼎的神秘纹路化作书签纹样,“十方锦系列”以数字印刷技术重现宁乡十景,非遗剪纸通过3D建模制成立体装饰画。

据统计,在“双节潮玩”活动当天,融合科技与传统的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2万元,线上线下订单达400余件,带动本土文创品牌关注度提升200%。“科技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让文化基因长出现代模样,让我们能把宁乡故事带在身边。”宁乡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诠释了“两个融合”的深层内涵。

道林古镇景区游人如织。宁乡市文旅广体局 供图

全域织网,让五彩资源在联动中“聚起来”

“快乐长沙,与宁乡约”,约定的是“文化+旅游”的盛宴。东部以长沙方特・东方神画为核心,推出“九州民俗节”,大型沉浸式烟花剧《焰照盛唐》将国风美学与现代演艺结合,景区6天蝉联2025年国庆假期长沙景区热力榜前十;西部则以灰汤温泉度假区为枢纽,联动沩山密印景区开展“万名老人游沩山”活动,灰汤温泉假期接待游客13.72万人次,连续两日跻身长沙景区热力榜前十。

“上午在花明楼缅怀先烈,听讲解员讲刘少奇同志的故事,我家老爷子红了眼眶;下午去灰汤泡温泉,他说腰不疼了,嘴里念着第二天还要去看《炭河千古情》演出,这条‘红色+康养+文化’的线路,把老人的需求全考虑到了,太贴心了!”来自株洲的游客李煦玢展示着联票订单,她的朋友们则拿着花明楼景区的纪念徽章爱不释手。这背后,是宁乡打破区域壁垒、整合文旅资源的全域联动战略,更是“文化+旅游”的鲜活实践。

宁乡深谙“全域一盘棋”的道理,针对“东部开心尽兴、西部净心养性”的资源禀赋,量身打造差异化融合路径。“我们一家人这是首次来长沙,方特东方神画的‘焰照盛唐’烟花剧太震撼了,女儿跟着里面的舞蹈动作比划,还说要学汉服唐装礼仪。”来自湖北的陈先生带着家人在方特景区游玩,当璀璨烟花在夜空绽放时,女儿兴奋地拉着他的手蹦跳欢笑。

区域联动更催生出“点线面”结合的产业生态。资福窑景区推出“窑趣国庆”活动,设置亲子陶艺体验区,“我带儿子体验做陶艺,他把泥巴捏成小鼎的样子,还说要像古人一样‘造鼎’,做完陶艺我们接着去花明楼,一天玩两个地方,孩子既动手又长见识。”长沙市民赵先生说,资福窑景区联动灰汤温泉、花明楼等景点推出组合线路,有效延伸游客体验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道林古镇举办的“焰遇铁花田园丰收季”,通过“农耕狂欢+非遗展演”,展销农产品,展示非遗,让游客们品味乡愁。“我们自家腌制的外婆菜,在古镇的市集上很快就卖完了,游客还跟我打听怎么做的,农文旅活动不仅活跃了乡镇氛围,让我们农民也能挣上‘旅游钱’!”当地农户老周笑得合不拢嘴,而仿古街上颇具特色的酸枣糕、红薯片也颇受游客青睐。

交通网络的完善,则为全域联动铺路,双节期间还开通了长沙至宁乡免费旅游专线,解决了游客“最后一公里”的烦心事,让东部欢乐与西部康养实现“无缝衔接”。“以前去宁乡玩,要转好几趟车,现在坐免费专线直接到景区门口,带着老人孩子也不费劲。”家住长沙火车站附近的张女士开心地说,她和老公就坐着免费专线去灰汤泡了温泉,还品尝了当地正宗的灰汤贡鸭。

企业与民众的参与让联动更具活力。12位非遗匠人在吾悦广场搭建活态市集,“我带女儿体验剪纸,她剪了个四羊方尊的图案,还跟匠人师傅学了半天,回家后把剪纸贴在窗户上,说这是‘宁乡的味道’。”宁乡市民李女士说,剪纸、制香等技艺体验吸引200余组家庭参与,社交媒体二次传播曝光超20万次。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通过“勤工俭游”化身“封神天团”。“我扮演的是姜子牙,每天跟游客互动,他们会问我宁乡的历史故事,我也趁机把楚沩大地的文化讲给更多人听,特别有成就感。”宁乡本地大学生小吴说,农户扮演的“姜太公”成为网红IP,这种全民参与的融合模式,让文旅发展有了最坚实的根基。正如文化学者所言:“全域联动不是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让每个角落的文化都能找到共鸣,让每个人都成为宁乡故事的参与者。”

宁乡非遗展示吸引了青少年。宁乡市文旅广体局 供图

品牌焕彩,让五彩故事在体验中“传开来”

“古色的青铜、红色的记忆、绿色的生态、蓝色的产业、橙色的欢乐——宁乡的每一种颜色都让人着迷!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足迹岛再次成为网红民宿,我也带着朋友们尽兴游玩,他们都说下次还要来,把没玩够的景点、没吃过的美食都补上。”在灰汤经营着足迹岛星空民宿的老板张义芳,这段时间忙着给游客推荐线路,脸上满是自豪。这是游客对“五彩宁乡”品牌的生动注解。在“两个融合”与全域联动的加持下,五种色彩不再是孤立的符号,而化作可感可知的文旅体验。

古色是宁乡的文化根脉。炭河里遗址的青铜文明通过《炭河千古情》演出娓娓道来,“我在炭河古城观看了《炭河千古情》演出,每次看到‘炭河绝恋’‘牧野之战’的场景,都觉得特别震撼,好像穿越到了商周时期。”来自重庆的游客孙女士说,景区里热闹非凡,演艺秀精彩纷呈。资福窑的千年窑火在亲子陶艺体验中重燃,“我在盲盒捡瓷区捡到一块带花纹的瓷片,师傅说可能是几百年前的,我把它装在盒子里当纪念,这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体验。”游客王先生说,盲盒捡瓷区让游客触摸历史的温度。

红色是宁乡的精神底色。花明楼景区的《烽火丹心》专题展览,通过史料文物与互动体验让游客们耳目一新。“我带着孩子来宁乡感受红色文化,他累得满头大汗,说终于知道革命先辈有多不容易了,这种教育比说教管用多了。”长沙市民刘先生说,他和孩子不仅到了花明楼景区,还要去沙田何叔衡、谢觉哉故里,孩子还写了心得体会,更明白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绿色是宁乡的生态名片。巷子口航空基地的“观星+露营”、沙田博兵寨营地的户外体验,“我和朋友来这里露营,晚上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早上听着鸟叫起床,感觉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特别放松。”长沙青年小郑说,让青年游客在自然中释放活力。“我在沩山住了一周,每天在竹林里散步,感觉神清气爽。”来自深圳的游客陈女士说,她第一次来沩山游玩休闲,感觉这儿的林海与禅意,有望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净心养性的秘境。

蓝色是宁乡的产业亮色。优氏智慧透明工厂让游客见证乳制品诞生全过程,“我带孩子来这里,他看到牛奶从挤奶到包装的全过程,说以后要好好吃饭喝奶,长得壮壮的。”长沙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她还带着孩子逛了创意煤城,孩子对煤炭是如何形成、挖掘等特别感兴趣。李女士说,这些“工业+旅游”的融合场景,展现着宁乡的现代活力。

橙色是宁乡的欢乐符号。旅发大会吉祥物“宁洋洋”“暖洋洋”“花嘟嘟”的巡游引发打卡热潮,“我女儿追着吉祥物跑,还跟它们合影,回家后把照片贴在墙上,每天都要看几眼。”游客赵女士说,投壶答题等互动游戏让传统文化焕发童趣,“我在投壶游戏中赢了个小礼品,孩子说要把礼品送给爷爷,让爷爷也感受下宁乡的欢乐。”

从黄兴路大屏的青铜邀约,到景区里的文化体验,从非遗市集的匠心传承,到乡村民宿的温馨服务,“五彩宁乡”的故事正通过千万游客的口碑传播开来。数据显示,双节期间49.41%的游客为首次到访宁乡,而46.64%的游客为二次或多次重游,“我去年来宁乡玩了三天,今年带父母来,发现又多了很多新景点、新活动,宁乡总能给人惊喜,以后每年都来!”来自广州的游客林先生说,这种高复游率正是品牌魅力的最佳佐证。

吉祥物展示引发打卡热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摄

结语

在灰汤举办的2025年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圆满落幕不是终点,而是宁乡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起点。10月举办的“中部六省自驾游”“方特山海奇幻夜”“灰汤冬日温泉美食节”等活动,持续为文旅产业注入新鲜动能。

当文化有了科技的翅膀,当旅游有了全域的格局,当品牌有了民众的共鸣,宁乡以“两个融合”为钥匙打开高质量发展大门,“五彩宁乡”的故事必将更加动人。楚沩大地之上,古色的厚重、红色的赤诚、绿色的清新、蓝色的活力、橙色的温暖正交织成诗,在长沙文旅的版图上,书写着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张禹】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宁乡 “两个融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