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空调”到“健康家”|华南虎啸星城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贺芬 唐红妮
114台“栀香”主题格力钛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在主干道上,车身淡雅的栀子花纹路与四羊方尊图样交相辉映,既是宁乡这座城市三千年青铜文明的流动展示,也是格力“科技+文化”的生动实践。
9月16日,记者走访位于宁乡经开区的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简称“长沙格力”),这个约2500亩的偌大产业园让记者切身感受到,15年时间里,格力携手宁乡共同绘制产业升级宏图,更奏响了企业与城市双向奔赴的乐章。
从单一品类到全链生态的跨越
跟随长沙格力生产计划部部长田伟的快节奏脚步,记者来到公司三期项目冰箱生产车间,只见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部件,12秒就能下线一台晶弘冰箱——这个速度,是格力深耕宁乡产业实力的生动注脚。
科技展厅的机器人乐队,吹拉弹唱奏响迎宾曲。工业机器人一改人们以往印象中的粗笨形象,变身为身姿轻盈、动作灵巧的艺术家,钢琴、吉他、架子鼓等玩得顺溜。而机器人潇洒韵味的姿态之中,无疑也挥洒出长沙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无穷魅力。
2010年,格力在宁乡埋下第一颗产业种子。谁能想到,15年后,这里已崛起为总投资超100亿元、覆盖七大项目的产业集群,从家用空调到大型商用空调,从冰洗产品到矿用制冷装置,从新能源汽车空调到智能家电生态,格力在宁乡完成了从单一品类到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
一期基地的钣金车间里,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正在灵活作业,这里生产的家用空调覆盖全系列机型;二期基地的大型水冷机组生产线,为黄花国际机场等大型场馆提供稳定制冷,产品辐射中部地区交运领域;三期基地则是格力冰洗产业的“新战场”,不仅实现-38℃超冻锁鲜冰箱的量产,还研发出让鲜花25天不谢的“鲜花冰箱”,用科技重新定义家庭保鲜标准。另外,新推出的医用冰箱产品,包括-86℃、-40℃、2℃-8℃等品种,实现医用冰箱实用场景的温域全覆盖。
产业布局脚步从未停歇。2024年底,“格力冷冻冷藏技术研究院(长沙分院)”“格力数科(湖南)销售中心”相继落户宁乡,为产业升级注入研发与销售双引擎;2025年3月,全新矿用制冷装置下线,将技术优势延伸至能源领域,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矿用防爆空调,能将采煤工作面温度降至26℃以下,为矿工打造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目前已服务于多家大型煤企。
记者还注意到,在工厂的醒目位置,两条脉动式装配线好似跃跃欲试的巨龙,各有90米长、设置10个工位,能够容纳20台大型设备同时进行工序流水式作业。其中,专供八一钢铁的高温制热大型离心机,一台整机就超过30吨,将在国庆节前完成供货。
2022年,长沙格力年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湖南省智能家电行业首家百亿级标杆企业。目前,宁乡经开区生产基地已是珠海总部以外产品品类最全、研发创新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综合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产业集聚的“磁场效应”让宁乡智能家电产业焕发活力,吸引了35家智能家电产业链配套企业落户,一个千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正在加速成型。
从企业选择到情感认同的升华
“格力就是宁乡的企业,共同努力!”6月,董明珠搭乘“栀香”公交车,沉浸式打卡宁乡,品尝“宁乡四碟”非遗美食,言语间满是对这座城市的认同。这份青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15年携手同行中,从企业战略选择到情感深度契合的层层递进。
缘分初体验,始于宁乡招商团队的锲而不舍。2010年春天,宁乡经开区招商人员第一次拨通格力招商总部电话,得到的回答是“暂时不考虑长沙”;夏天登门拜访,又被明确告知“不可能再布局长沙”。但招商团队没有放弃,他们敏锐捕捉到格力多元化发展的信号——当时格力正计划收购冰箱企业、进军冰洗产业。当年6月4日,一份针对性的《招商计划书》送到格力总部。一周后,董明珠接待了招商团队,并被宁乡的诚意与潜力打动,决定将废旧家电再制造项目放在这里,成为格力与宁乡合作的“处女作”。
2013年春节前夕,宁乡招商团队在春运高峰、往返无飞机高铁的情况下,驱车奔赴珠海,赶在格力总部放假前完成拜访。正是这次“千里赴约”,让董明珠下定决心,将格力全球第十个空调生产基地落户宁乡。2019年8月,珠海遭遇超强台风,宁乡经开区负责人辗转航班与高铁,如期参加格力市场推广活动,这份“风雨无阻”的坚持,迎来总投资52亿元的冰洗基地项目落地。董明珠曾说:“我为什么在长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投,就是因为政府的诚信感动了我。”
宁乡的产业潜力与文化魅力,更让格力心有所属。
今年4月,宁乡首个“董明珠健康家”开业,上万市民赶来体验智能家电——在“嫩冻凝鲜2.0技术”体验区,“滴水成冰”的实验让大家惊叹冰箱制冷速度;“百香煲”煮出的煲仔饭香气四溢,让人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生活温度。在市民阿姨满意购物的笑声中,格力“让消费者享受美好生活”理念欣然落地,也见证了宁乡不仅是产业基地,更是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如今,董明珠已经对宁乡产生深厚感情。她在交流活动中主动为宁乡代言,邀约各界朋友“畅游宁乡山水、品味历史人文”;她在考察时强调“格力要与宁乡共同成长”,更提出要将宁乡基地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这份青睐,早已超越单纯的企业布局,成为一种深度的情感认同与战略共识。
从“围墙内外”到“共生共荣”的承诺
“3至7月生产旺季,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人员缺口,而宁乡经开区总能帮我们快速解决。未来将进一步落实技术工人转型、高技能人才的联合培养,以及给予住房、子女教育等政策倾斜,助力承接更多的制造业转移项目。”田伟的话,道出了格力深耕宁乡的重要原因。
在宁乡,“围墙内是企业的事,围墙外是政府的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正是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为格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问题导向”的服务,解决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2024年10月,长沙金乡精密管件项目签约后,宁乡经开区立即成立服务小分队,从注册登记到厂房建设,从水电配套到人才招聘,全程“一对一”跟踪服务,最终实现“4个月建成投产”的“宁乡速度”。该项目的投产,使园区内企业配套半径缩短至3公里,有效破解智能家电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近地化”供应难题。
“阳光高效”的环境,给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在格力三期冰箱项目建设中,园区部门主动上门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让企业少跑腿、多办事;针对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政府与格力联合推出补贴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市民的消费热情,也帮助格力拓展市场。
更重要的是,宁乡与格力始终秉持“共生共荣”的理念,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赋能。格力的落户,让宁乡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大步迈进,智能家电产业成为又一支柱产业,带动上万人就业;而宁乡的发展,也为格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与创新土壤——“董明珠健康家”的落地,让格力近距离接触消费者需求,推动产品迭代;文旅资源与工业的融合,让格力品牌更具文化内涵。得知第四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宁乡举行,董明珠开心地为大会打Call,邀约各界朋友打卡宁乡:“快乐长沙,与宁乡约!”
从“好空调”到“健康家”,格力在宁乡的15年,是一部产业升级的奋斗史,也是一曲企业与城市互利共赢的交响乐。如今,站在打造“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新起点上,格力与宁乡还将向世界讲述更多美好的故事。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