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群众的“幸福守护网”如何织就?宁乡灰汤镇给您解答!

相链区块链

  10万群众的“幸福守护网”如何织就

  宁乡灰汤镇“三三五”工程赋能基层治理,矛调成功率95%彰显“治理温度”,18个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王辞婉 李毅成

  在宁乡市基层治理的版图上,“温泉小镇”灰汤堪称一颗耀眼的星。现在的灰汤由原宁乡西南三镇合并而成,下辖18个村(社区)、常住人口近10万,在宁乡25个乡镇之中居首。近年来,该镇以“三三五”工程为笔,在片组邻“三长制”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交出了一份“矛盾少、民心齐、发展兴”的靓丽答卷。

  所谓“三三五”,“三”即建强邻长、组长、片长“三长”队伍,“三五”即构建起“邻-组-片-村-镇”“五级塔群”架构,扎实推进“五微举措”,着力实现“五共成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为全镇10万群众编织“幸福守护网”。

灰汤镇“片长”薛江(右一)走家入户为老百姓调解矛盾。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王辞婉 摄影报道

  织密网格强队伍,汇聚治理“向心力”

  基层治理的效能,始于科学的网格划分与精干的队伍建设。灰汤镇在原有村民小组基础上,结合18个村(社区)实际,精细划分144个“微网格”,如同为全镇织就一张覆盖民生的“细密网”。选任“三长”时,严格遵循“群众基础好、村情民情熟、服务意识好”标准,最终选出144名片长(由村社干部担任)、466名组长(每个组长联系群众100户左右)、2009名邻长(每个邻长服务群众约10户),构建起层级清晰的服务体系。同时,镇里统筹机关干部籍贯、工作经历与性格,安排145名镇干部下沉网格,与“三长”协同发力。

  为提升队伍战斗力,灰汤镇动态调优“三长”55名,举办7期培训示范班覆盖千余人次;注重典型引路,选树6名市级“比邻星”、67名镇级“三长”典型,让党员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人力引擎”。

灰汤镇双建村召开屋场会,“三长”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防溺水宣传。

  深耕“五微”优服务,破解民生“烦心事”

  灰汤镇以“五微举措”(包括微网格、微议事、微治理、微服务、微成效)为路径,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微议事”中,“三长”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屋场会、夜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2024年以来开展活动500余场,收集村组建设、灾害预防等建议3000余条。镇里还建立问题分类分级解决机制,村社通过民情碰头会解决民生事项435件,镇党委通过民情分析会攻坚20余个村级难办的重难点问题,2025年民生问题解决率达97%,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微议事”环节,“三长”化身多面手:做“宣传员”,如枫木桥村邻长唐乾山借自家区位优势,自制宣传横幅悬挂于外墙,普及安全知识;做“排查员”,今年摸排重点人员78人、隐患260处;做“调解员”,镇里组建102人的矛盾调处专家库,“三长”主动介入,今年来调解纠纷296件、成功281件,矛调成功率达95%,有力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枫木桥村片长薛江更是耗时3个月、10余次上门,化解邻里宅基地矛盾。

  “微服务”里,网格干部每周一带“三长”下沉,去年以来提供便民服务3000余次,偕乐社区片长罗文德帮困难群众恢复身份、宁南村邻长蒋月平为重病家庭筹1.5万元救命钱;防汛抗旱、抗冰救灾时,“三长”带头行动,扫雪除冰320余人次、疏通道路50余公里,涌现出熊富贵等先进典型。

在“三长”带动下,灰汤镇竹田村的村民投工投劳修缮灌渠。

  锚定“五共”结硕果,绘就发展“新图景”

  以“五共成果”为目标,灰汤镇的基层治理成效不断显现,转化为发展红利。社会治理上,该镇获评长沙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单位、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先进单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2024年以来,“三长”带头修公路14.6公里、清淤换管47处,义务环卫超3000人次,竹田村徐向阳筹资1.36万元修灌溉渠,宁南村喻伟宜硬化道路2公里并装34座路灯,形成“不等不靠建家园”的良好氛围。

  在经济发展方面,治理效能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今年以来,灰汤镇18个重点项目全速推进,大夫第、湘菜书院、非遗展览馆等文旅项目有序动工,半年完成年度税收任务69.8%。灰汤村片长黄强带领“三长”用民情三会化解征地矛盾,率先签约保障湘华职校项目,创造“五天建成一层楼”的“灰汤速度”。未来,灰汤镇将持续深化“三三五”工程,畅通党群沟通渠道,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灰汤方案”。

【作者:张禹】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赋能基层治理 宁乡灰汤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