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同写高考作文 | 一起补齐劳动的短板
编者按
写了多年的“本报讯”,你还会写作文么?经过多年社会工作实践,长沙晚报记者们的眼界、情思是否比当年写高考作文时更开阔些、更深邃些?即日起,长沙晚报开展“老记同写高考作文”活动,一起来看看老记者们的佳作。(来了!2019湖南高考作文题出炉!)
文/长沙晚报文体副刊部 胡兆红
同学们:
好逸恶劳,似乎是人的天性。你说劳动重要,他并不反对,因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没有一个人不觉得劳动对于社会以及个人的重要性。但你说劳动光荣,他可能就有些迟疑。
即便同样是劳动,他也有三六九等的偏见,他可能觉得脑力劳动高级,体力劳动低下。他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为逃避体力劳动找借口。你们肯定有过这样的念头:学习这么忙,哪有时间劳动?有了人工智能,还要自己劳动干什么?劳动这么苦,花点钱让别人做不就行了?
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我们越来越从机械的、简单的、重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确已经不需要付出很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如此,就可以轻视劳动,甚至歧视体力劳动了吗?
绝对不能。我希望大家能接受这个观点:劳动是道德情操的塑造器,劳动是心灵意志的锻造炉。
很难想象,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他能吃苦耐劳,坚韧负责;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他会珍重亲情、尊重他人;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他会勇于创造、锐意创新。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拼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不是技巧、而是意志。我们会不断遇到困难,甚至会遇到极限挑战,你是被困难打倒还是征服困难,取决你的心灵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如果总是懒懒洋洋,追求舒舒服服,遇到困难就摇头,就逃避,怎么指望他能挑起重担,攻坚克难?“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纨绔子弟,以至亡国破家的事情还少吗?我不止一次听过很多有成就的人说,每每回想起在农村挑稻谷、挑塘泥的那种痛苦经历,以后工作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觉得不值一提了。
也许你说,我并没有承担天下大任的理想与豪情,我只想在个人的世界浅斟低唱,我又何须经此“劳其筋骨”的磨砺?
我很认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只要想一想何尝不是,一切文学、艺术、哲学的源头,都是劳动,是在劳动中诞生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与思想世界。脚不植根于大地,心不贴近于人民,不能感同身受人世间的苦乐,光躲在玻璃房子里吟诗作赋,冥思苦想,即便琴练得再熟,字写得再溜,也只是机械重复,不会有感发人心的力量。尼采说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所谓血书者,就是凝结着深重的人类之思,凝结着对于人生与命运的深刻理解。
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而我们很多人恰恰对于劳动轻视。“德智体美劳”,是需要补齐劳动的短板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希望复兴中学的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在劳动中锤炼责任心、收获自豪感,在劳动中热爱生活、体贴他人,在劳动中发现生活的真相,找到生命的意义。
谢谢大家!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