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同写高考作文 | 离开劳动,你能是谁呢
编者按
写了多年的“本报讯”,你还会写作文么?经过多年社会工作实践,长沙晚报记者们的眼界、情思是否比当年写高考作文时更开阔些、更深邃些?即日起,长沙晚报开展“老记同写高考作文”活动,一起来看看老记者们的佳作。(来了!2019湖南高考作文题出炉!)
文/长沙晚报新闻评论部 袁云才
复兴中学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的演讲题目是:《离开劳动,你能是谁呢》。
先讲个故事,是小时候听大人说的。说从前有一个四肢健全却十分懒惰的人,从来不干任何活儿,20岁了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离开父母就只能饿肚子。有一天,他父母要去远方走亲戚,不方便带他去,而他平时吃饭都要靠喂,怎么办呢?想了半天,父母给他烙了一张十多斤重的大饼,套在他脖子上,只要一低头就能吃到。心想这是万无一失了,谁也没料到,半个月之后父母回来时,这个青年还是饿倒在床上,而他脖子后面还有一大块烙饼没吃。原来,他懒惰到连转动一下烙饼都不会。
这当然是一个寓言故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懒惰到如此地步的人,毕竟吃饭是人的生存本能。可是,类似这样严重缺乏劳动能力的健全人,并不少见。有媒体报道,竟然有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还有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学校洗衣服、请家政公司来宿舍搞卫生……这样的人,可能在座的同学中就有。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振振有词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还有的说,“劳动非得自己干吗?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就行了!”可是,我要说,这些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你说学习忙,我承认是事实。但你说劳动太占时间,就有些夸大其词了。现在的中小学校早就没有劳动课了,洗衣服、搞卫生之类的劳动,很多也只是举手之劳,何来挤占时间呢?再说,劳动与学习,绝不是水火不相容,相反,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互促进作用。劳动不但让我们增长本领、提高技能,还磨炼我们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这不正是学习中需要的可贵品质吗?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四体不勤、厌恶劳动的青少年,学习成绩能好到哪里去。就算他考试得高分,也可能是高分低能。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做不来,又怎能做大事呢?
你说科技进步快,很多活儿不需人动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这话倒没错,但它决不是让人不劳动的借口。因为,劳动永远是人的一种需要,科技发展可以改变劳动的方式,但它并不能消灭劳动本身。比如过去运货是用肩膀挑,现在改用货车拉,仍是劳动;过去传递信息靠跑腿,现在靠打电话、发微信,也是劳动。就算将来科技发达发明了喂饭机,能将饭菜直接扒到你嘴里,能将你脖子后面的烙饼抓到并磨碎喂你吃,你也是需要劳动的,只不过劳动可能出现新的种类。比如,营养的搭配、饭菜的多少、喂进嘴里的角度力度等,可能需要你精确计算和设定。归根到底,你还是离不开劳动。
最后你说,劳动确实需要有,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就行了。这话乍一听似乎也有道理。可我要问,你的钱从哪儿来呢?从天上掉下来?怕是等到地球停止转动,也碰不着这样的运气;那么,是不是从父母腰包中来?可他们腰包再鼓也是可以啃瘪、啃光的呀。看来,最可靠的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挣钱,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劳动。
我想象不出,一个人真正离开劳动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看到,有少数因为拆迁、中奖而暴富的人,整天无所事事,不是宅在家里发呆,就是没日没夜打牌,极度无聊。有的实在无法忍受,居然开着价值上百万元的豪车,去做保安、保洁这类月薪仅仅两3000元的工作。他们工作是缺钱吗?NO,他们缺的是劳动带来的存在感、成就感、幸福感。扑进劳动的怀抱,他们就像快乐的小鸟飞向天空,就像久渴的鱼儿跃入碧水。而离开劳动,则感到自己是空气,是尘埃,是螳螂脚上的一根毛,乃至什么都不是。
是的,真正离开劳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划上了句号,这跟生命结束又有什么区别呢?放眼百年,人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这支如椽巨笔,才写出自己的独特篇章,画出自己的缤纷五彩;放眼百万年,人类,也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这个大熔炉,才不断锻造着自己,从猿人进化成原始人、智人,再进化到现代人。想一想,离开劳动,你能是谁呢?作为复兴中学的学子,未来如何承担起复兴中华的使命?相信同学们会有自己的正确答案,谢谢大家!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