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9家国家级“小巨人”,长沙经开区铺就“小巨人”成长快车道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6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陈琪)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长沙经开区9家企业成功上榜。至此,园区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3家、高新技术企业846家,在“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交出了一份数量跃升、质量过硬的企业培育答卷。

培育密码:“梯度+精准”铺就成长快车道

“小巨人”集群崛起,绝非偶然,而是园区精心培育的必然结果。

据介绍,长沙经开区始终坚持“梯度培育+精准扶持”的组合策略,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后备—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应筛尽筛、精准辅导、动态监测”机制,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体系,助力优质中小企业从幼苗成长为栋梁。

长沙经开区采用全程陪伴式培育,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获得精准支持。 长沙晚报通讯员 舒展 供图

“我们不是等到企业申报时才介入,而是从初创期就开始识别潜力企业,提前介入辅导,确保每一家有实力的企业都能搭上政策快车。”长沙经开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全程陪伴式培育,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获得精准支持。

“从早期选址、金融支持到专利申请,园区对我们都全程提供指导,这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宝贵的。”湖南盛势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曹肄对此深有感触。如今,手握75项专利的盛势通成功晋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稳步成长为智能物料搬运装备制造行业TOP级企业。

湖南盛势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智能物料搬运及散料装卸设备的全链条服务。资料图片

同时,政策的精准滴灌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长沙正式发布“1+N”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通过“1个主政策+多个细分专项政策”的协同模式,实现系统施策与精准赋能的双向发力。

例如,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万元奖励,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支持企业持续提升发展和创新能级。从研发投入补贴到市场拓展支持,从厂房建设扶持到人才引育奖励,政策红利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企业减负松绑的同时,更激发了其创新活力。

长沙拓欧科技有限公司亮相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资料图片

而“有温度、高效率”的精准服务则让政策落地见效。长沙经开区深入开展“我为企业+”系列服务活动,围绕找订单、聚人才、融资金、跑手续、降成本、护平安六大方面,推出26条具体举措,构建起企业服务新生态。

专注高空作业平台电控系统的长沙拓欧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

通过“我为企业找订单”产业链供需集市活动,该公司成功与雅圆精密达成合作,产业链协同优势持续凸显。“正是根植于园区优质的发展土壤,让拓欧科技成长没有后顾之忧。”拓欧科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如今,这家成立仅9年的企业,凭借近20%的研发投入占比实现进口替代,2024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更在德国宝马展上斩获多个海外订单,预计今年增速将达60%。

生态赋能: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共振”

如果说政策与服务是阳光雨露,那么完善的创新生态就是肥沃土壤。在长沙经开区这片产业热土,专精特新企业正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共振”,形成极具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链协同发展让企业如鱼得水,湖南鸿辉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便是生动例证。这家专注于智能液压系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服务本土工程机械企业起步,逐步攻克极端工况技术壁垒,如今已能为15000米智能钻机提供关键液压系统,其产品在深地川科1井等超万米钻探工程中展现卓越实力。

在“深海”领域,鸿辉科技为我国首套270吨深水油气钻井补偿系统提供的空气控制撬,实现国产化率10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从服务本地龙头到攻克国家重大装备难题,离不开园区的产业集聚效能,让我们能精准切入高端市场。”鸿辉科技董事长张成辉表示。

广汽埃安长沙工厂车间。 长沙晚报通讯员 舒展 供图

广汽埃安长沙工厂就近建厂、就近配套,周边配套中小企业供应商30余家,涵盖网联、车体、饰件等领域;诺玛液压借助区域机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2024新增了19条生产线,规模和品类都不断扩大;湖南蓝海智装实现了省内70%的配套,产品服务全国多个重大工程……如今,长沙经开区在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核心配套本地化率平均提高15%以上,采购周期普遍缩短20%到30%,“小巨人”与龙头企业的共生共荣格局已然形成。

高能级科创平台为企业创新注入持续动能。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拥有8个专业实验室、3个3米法电波暗室和1个10米法电波暗室,作为其华中地区最大测试实验室,不仅支撑自身研发,更成为多家企业的共享创新平台。

长沙经开区全力打造“星创荟”创新体系,目前已集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344家,其中国家级平台28家,通过基地、基金、导师、联盟、服务、供需等全体系联动,让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顺畅。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西安交大钱学森产业创新中心等重点科创平台纷至沓来,形成了“平台赋能企业、企业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继续以产业链思维统筹资源、以平台化机制促进协同、以专业化服务激发潜能,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作者:匡小娟】 【编辑:肖彪】
关键词:小巨人 长沙经开区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