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耕种 勤诵读丨我和我的乡村文化馆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锋)一面博士墙,书香满山乡;一碗茴香茶,一生怀乡情。2016年,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召集村民,筹资600万建设耕读文化馆。历经三年,这个占地3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的古建筑风格民居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村里最显眼的一栋建筑。展馆通过实物、雕塑、图文等形式介绍了秧田村的前世今生:从唐末罗氏家族因战乱从江西南昌迁徙至浏阳北乡树林塅安家落户,取名秧田,意为作物繁茂、人丁兴旺;到明清乡贤旱年捐资挖井,涝年架桥修路;再到清末举人彭子铨变卖祖宅和田地修建书院,乡人纷纷加入……沿着耕读文化馆,一一捡拾这些历史上的星光。“乡贤立德、官员立身、学子立言”的传统构成了秧田村的文化底蕴基石。
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和数代秧田人祖风家训的传承,让秧田村家家户户以“力耕种 勤诵读”为生活学习准则,村里的长辈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哲理,凭着“砸锅卖铁也要读书”的朴素心愿,供养一代又一代学子考上大学,走出山村。
村里出了名的爱学习的老人张秋香和儿子罗碧如将自家老宅修缮好捐给村集体建设书屋,现在农家书屋上架的各类图书总数量近一万五千册。如今94岁高龄的张秋香老人说:“我小时候想上学没有机会,现在有了书屋,让孩子多看书有好处。”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