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腊八豆撬动大产业 长沙非遗传统产品“钱景”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4日讯(记者 宁莎鸥)“今年,我在生产基地里规划了研发中心,不但将建立腊八豆文化展区,还将研发更多发酵食品,拓展产品线,拓宽市场销路。” 昨日,在长沙县安沙镇,长沙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腊八豆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陈江柱向记者介绍道,目前生产基地的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小小腊八豆已经逐渐成为一门大生意。
腊八豆叩开市场大门
长沙及周边自古产大豆,天气也适于大豆发酵。《楚辞·招魂》就有“大苦咸酸”之说,专家认为,“大苦咸酸”即为腊八豆的特性。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存有大豆碎姜黑色粘连成块的物质,被看做是湖南腊八豆最早的食物。据传,来长沙开福寺学法的日本僧人法灯觉心将其制作方法带回国,在日本广为流传,后经改良成为纳豆,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保健食品。
历史上,湖南城乡及寺庙道观盛产腊八豆,腊八豆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小吃。不过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腊八豆制作技艺”还是一门非遗项目,已入选长沙第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且正在申报省级非遗。
陈江柱从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做腊八豆算是老本行,但真正发展成一门生意,还得益于“妈妈的味道”。有一年,湘菜大师许菊云到陈江柱家里做客,品尝到陈妈妈腌制的腊八豆,许菊云不但大加赞赏,还指点道,你就把腊八豆做好便大有可为,陈江柱于是萌生了将腊八豆做成产业的想法。
如今,陈江柱已经在家乡安沙镇建设了40亩的生产基地,以腊八豆为主的发酵食品每年产值超1000万元。不过他并不满足,他告诉记者:“发酵工艺触类旁通,我还希望涉足酿酒工艺,在基地内打造酿酒作坊。风靡全球的日本纳豆与我们的腊八豆是同源的,未来我还希望能涉足纳豆生产,用更多的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将把腊八豆基地打造成新农村综合体
陈江柱不但立足于开发市场,也希望从文化上把腊八豆传承下去。据其介绍,生产基地中今年将建研发中心,其中便包括介绍腊八豆制作与家乡风俗饮食的文化展区。“我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新农村’综合体,一来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二来促进农产品加工,三来发展腊八豆非遗文化旅游,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能在这里共同发展。”陈江柱同时认为,非遗文化保护应该与时俱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应该继承精神保留传统,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不仅仅是要把传统技艺保存下来,还要让它们能成为具有生产力、生命力的东西。”
相关链接
湖南推出“飞艺宝”平台
让非遗产品对接市场
长沙晚报讯(记者 宁莎鸥)为连接市场与非遗产品,湖南近期推出了国内首款非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飞艺宝”。飞艺宝专注于非遗行业,采用“服务+宣传+销售+产业孵化”的商业模式,整合上下游产业、进行社会化宣传与销售的网络平台。安卓端已于2016年12月30日上线。据悉,2017年,飞艺宝将陆续上线PC商城、微商城、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并计划在三年内成为国内首屈一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非遗综合门户。据悉,预计到2018年,飞艺宝平台将至少有1000家非遗企业入驻,上万种产品在线售卖。到2020年,随着平台知名度基础的奠定,平台将携成熟模式向全国推广,并打造全球影响力,开启万亿非遗产业大时代。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