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春节接待游客2200余万人次 长沙旅游收入31亿元
  
长沙火宫殿庙会作为中南地区唯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大型民俗庙会,耍龙狮、观民俗、尝美味……重现民俗春节的热闹场面。长沙晚报记者 李锋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日讯(记者 周 斌)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昨日下午举行情况通报会,省旅游发展委员副主任尚斌介绍了2017春节黄金周湖南旅游市场情况:预计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26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3%。假日期间,湖南省旅游投诉中心值班室共接到有效投诉4件,已妥善处理;国家旅游局12301旅游投诉与举报平台共接到涉及我省的旅游投诉6件。以上10件旅游投诉按类型分:投诉景区9件,投诉旅行社1件;按地区分:张家界6件,衡阳2件,长沙1件,郴州1件。

游客人数增长两成
省旅发委预计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266.29万人次,同比增长20.43%。其中,过夜旅游者556.21万人次,同比增8.40%;一日游游客1710.08万人次,同比增24.94%。全省接待人次在100万以上的地区依次为:长沙、衡阳、湘潭、怀化、岳阳、郴州、张家界、湘西、益阳、娄底、永州、常德。其中,长沙、衡阳、湘潭接待人次超过了200万。纳入全省重点监测的72个直报旅游区共接待旅游者654.25万人次。接待人数排名前五的旅游区(点)分别是:南岳衡山景区接待游客60.21万人次;凤凰古城景区接待游客47.88万人次;韶山旅游区接待游客45.72万人次;武陵源核心景区接待游客42.32万人次;岳阳楼君山岛景区接待游客35.47万人次。全省除长沙、衡阳和永州外,旅游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均达到90%以上。

长沙旅游收入31亿元
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3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2%。春节期间,全省有五个市州的旅游收入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长沙市的旅游收入达到31.23亿元人民币,衡阳市的旅游收入达到12.72亿元,湘潭市的旅游收入达到11.89亿元,郴州市的旅游收入达到11.5亿元,张家界市的旅游收入达到10.43亿元人民币。纳入全省重点监测的72个直报旅游区共实现门票收入4.76亿元。 其中门票收入排名前五旅游区(点)分别是:武陵源核心景区8387.09万元;岳阳楼君山岛景区5320.5万元;天门山5290.33万元;九嶷山2511.6万元;崀山景区2150.5万元。
㈢市场运行情况。春节假日期间,全省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没有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湖南省旅游投诉中心值班室共接到有效投诉4件,已妥善处理。国家旅游局12301旅游投诉与举报平台共接到涉及我省的旅游投诉6件。以上10件旅游投诉按类型分:投诉景区9件,投诉旅行社1件;按地区分:张家界6件,衡阳2件,长沙1件,郴州1件。
春节旅游现五大特点
一是假日旅游空前关注。春节期间,家毫书记、达哲省长纷纷打电话了解春节假日旅游情况。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新常态下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为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调转促”的重要抓手,作为春节期间拉动消费、繁荣市场、促进经济的重头工作,主动部署,重点安排。积极推进“旅游+”,通过旅游的综合性消费带动了文化消费、餐饮消费、娱乐消费、购物消费以及住宿、交通等繁荣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全省旅游市场供需两旺,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春节期间,张家界、凤凰、新化、通道等地乡村旅馆、民宿酒店往往“一床难求”,农家乐、特色餐厅等也是人气爆满。各景区、酒店、餐馆以及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旅游相关企业都将春节假日当作“掘金”的最佳时机,积极筹备,大力宣传,推出了众多迎春促销活动,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大量游客。
二是新年祈福备受青睐。“到韶山给毛主席拜年”已经成为全国各地许多老百姓一种新的过年方式。大年初一,韶山就接待了游客14.6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用最传统的方式给毛主席拜年,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南岳衡山、炎帝陵、舜帝陵等景区创新旅游内容,推出了新年祈福游、静心禅修游、祈福撞钟游等一系列春节旅游大餐。除夕夜及正月初一,南岳景区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游客32.69万人次,其中不少游客都是多次来南岳过年的“老客”。长沙的开福寺、麓山寺、洗心禅寺、玉泉寺、洪山寺也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祈福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诵经祈福、敬香礼佛。
三是民俗活动多姿多彩。为使春节假期有记忆中的年味,各大旅游景区围绕年俗文化主题,创新策划抛绣球、猜灯谜、看儸戏、踩高跷、唱花鼓戏、跳摆手舞、跳长鼓舞、过赶年、闹春牛、耍人龙、打糍粑、喝拦门酒、舞龙、观灯、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旅游活动,营造出浓浓的传统年味。全省各地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资源,围绕过年习俗,推出赏花、灯展、游园、庙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年味”旅游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出游的热情。长沙市围绕慢游古街古镇,重回“老长沙”主题,一方面通过坡子街、火宫殿、花鼓戏、长沙弹词、太平街、都正街等旅游符号展现了老长沙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推出新康古镇看戏、书堂古镇寻“楷圣”足迹、铜官古镇祭窑神、靖港古镇品“春”、乔口渔都厨艺大赛等五大主题、20余项年味浓浓的文化旅游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长沙玩转七天不重样。张家界春节期间因湖南卫视“直播苏木绰”,鸡罩捕鱼、古法榨油、打糍粑、跳高花灯和过土家赶年、毕兹卡相亲会等民俗活动吸引大量游客。怀化通道的乡民闹春牛、侗族大歌、多嘎多耶闹新春、架水节、“踩桥”、月地瓦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大批媒体的广泛关注。株洲、衡阳、岳阳、常德、娄底、永州、郴州等地也推出一系列的游园、庙会、灯会、花会等民俗文化活动,受到游客的热情追捧。
四是网络平台大显身手。春节期间,全省各级旅游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积极践行“互联网+”战略,不断完善自有的官网、微信、微博平台,积极借助红网、新湖南、腾讯大湘网等互联网大平台,充分挖掘自媒体营销力量,全方位、多维度地宣传推介湖南旅游,介绍湖南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提供最热门的湖南精美图片,搭建起准确权威、便捷亲民的互联网平台,新媒体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假日期间,各种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文明旅游提醒、景区惠民举措、景区流量调控、旅游必备知识等共计2000余条假日旅游信息。
五是全域旅游初露端倪。全域旅游“处处是景”、全民旅游“八方来客”,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全省各地通过大力拓展旅游吸引物范围,着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提升核心景区品质,打造特色景区(街区),融入休闲元素,开发新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延展旅游消费链条等多项举措,极大地丰富了全省春节假日旅游产品。全省各地农家乐、乡村酒店迎合春节家庭团聚需求,推出大众百姓消费菜肴和旅游体验项目,布置和营造节日氛围,吸引八方游客光临。永州市推出了十条精品路线和自驾游路线,据小样本统计,春节期间,江永勾蓝瑶寨接待游客就达1万多人次。岳阳平江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丰富旅游业态,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旅游与文化、商贸、农业、水利、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