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竹吊筲
吴良伦
冰箱迭代升级,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寻常物,而在我的皖西南老家,有人家还“顽固”地用着竹吊筲。
在塑料制品问世前,竹木制品几乎“一统天下”。有乡村就有竹,有竹就有乡村,家乡房前屋后,峰峦叠嶂间,一丛丛一簇簇竹子葱绿挺拔,装点了乡村风景,亦为就地取材制作竹吊筲提供了源源不尽的原材料。
去蔸、去梢,“刺啦”——篾刀对准竹子,竹子被利索地一分为二,接着又被均匀地剖成4片、8片、16片……劈条、去篾黄、取层、拣篾、刮篾,经由篾匠慧心巧手,竹子化身宽窄、厚薄适宜的篾条篾片,篾条篾片又在他的手里腾挪跳跃,肩胛间摇头摆尾,指尖处穿插压挑,每项程序每个环节,一个都少不得,没有哪一项不见功夫,沁出的竹香、显出的精巧,让人心生欢喜。
选材、裁料、开竹、破条、刮篾、编织、收边……编织吊筲,选竹摆在首位,地处风口又经历多个冬天的为上材,最忌油菜开花时期的“菜花竹”,原因在于这种竹子易被虫蛀、不经用。有经验的篾匠,只要到竹林走一遭、瞧一眼,需要砍几棵,哪棵能砍,哪棵不能砍,一说一个准。其次,“编筐编篓,重在收口”,锁口收边完好的吊筲,用个五六年都不会散掉。有讲究的人家,还得来个“锦上添花”,对晒了几个日头的吊筲涂上几遍清漆,显光泽,耐腐蚀。
竹吊筲是乡间“天然冰箱”。乡人惜物,炎炎夏日里将吃剩的饭菜置入吊筲,吊筲挂于厨房横梁之下、盛着泉水的水缸之上,蚊虫“望而兴叹”,而且通风清凉,吊筲里的饭菜不容易馊坏。竹吊筲蕴藏着朴素的生活智慧。
虽说塑料制品便宜,但毕竟难降解,不利于生态环境,而竹子生长快、可降解、绿色环保,竹木制品契合当下人们追求绿色生活方式的风尚,受到青睐乃情理之中。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