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链区块链

    刘士明

  1949年8月1日,为了迎接解放军进城,地下党长沙市工委在火宫殿北面火后街8号毛秉文公馆内,成立了负责迎接解放的党组,由长沙特别支部书记刘晴波任党组书记。两天后,在长沙城北湖南公医院(现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成立了长沙市各界迎接解放联合会(以下简称“长沙市迎解联”),湖南公医院代理院长曹国枢任主席团主席,刘晴波化名王益林任主席团秘书长。唐生智、程星龄、萧敏颂、张以藩、程一中等33位社会名流任顾问委员会委员。

  长沙市迎解联在中山东路湖南省参议会(后湘江宾馆)部署“迎解”工作,前来省参议会报名入会的单位和团体有230个之多。各区、各单位、团体、学校和街道都积极响应,2天内成立了数百个“迎解”分会。全市50万市民中有5万人直接参加了有组织的“迎解”活动。刘晴波将进城方案放进一个黑色皮质公文包内,派交通员去春华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138师师部商定进城事宜。从4日深夜到5日早晨交通员往返4次,最终达成为防止白天进城敌机轰炸遭受损失,晚上进城的方案。

  1949年8月5日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6军138师、这支抗战硝烟中诞生在冀东的英雄部队从东屯渡重载浮桥昂首阔步走进星城。

  解放军进城后,继续工作的长沙市迎解联适时发出号召市民劳军的通告,在市工委文教书记陆方与小学教师互助会主席张文远的宣传推动下,全市迅速掀起踊跃劳军的热潮。劳军的主要对象是进城解放军和起义部队官兵,主要形式是军民联欢和慰问演出、救治伤病员、捐赠物资三个方面。

  长沙市迎解联慰劳部和宣传部在市内设立服务站,长沙市学生迎接解放联合会工作团城东区分团,在协操坪举行了东区军民联欢晚会,解放军和起义部队一千多人参加,一中、文艺、衡阳、燕山、平大等5所中学的同学和文艺区小学教师联谊会都参加了这次演出活动。长沙市迎解联和各团体还出动慰问人员2000人次,进行较大规模的慰问25次,其中慰问解放军10次,慰问起义部队15次,受慰问的官兵有3万余人。长沙市迎解联设立15个服务站,协助军队采购物品、运送茶水和洗衣缝补等工作。长沙市迎解联还组建了由演剧6队、湖南音专、周南女中、市妇联、湘雅医学院等单位进步青年组成的54人慰问团去株洲,上午到医院慰问伤病员,下午冒雨到病房探望伤病员。

  医药与教会团体临时联合救助委员会积极响应,在四方塘基督教青年会召开会议,由李启磐主持商讨救护伤病人员实施方案。长沙市迎解联组织的医疗总队会同解放军野战医院,治疗军人人数占当时各医院每日诊疗总数的三分之二。医疗总队还去解放军营地治疗伤病员995人次。该救助会还组织各医院捐献药袋,交迎解联各服务站应用。

  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在捐赠物资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湖南电气公司、锑品厂、植物油厂及金属矿业管理处的全体职工,联合捐献了7大桶3000多斤香油、50大箱肥皂、7头肥猪和大批慰问信件,由500多名职工乘车前往慰问解放军。长郡中学送来人民币6万元、猪1头、盐1担。中等以上学校工友联合会送来毛巾20打。妙高峰中学的师生员工捐款购得肥猪1头、肥皂两箱、毛巾10打、食盐100斤、冬瓜200斤。医药与教会团体临时联合救助委员会捐献大米20担、机米3000斤。以上物资有些由各单位自行送给解放军,有些交长沙市迎解联转送……

  省邮政局一位已有4个孩子的杨大嫂,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抽空做了5双布鞋;白沙街多福里5号的庄秀芬,不畏酷暑也赶做了10双布鞋。两人顶着烈日送到长沙市迎解联,刘晴波从她俩手中接过被汗水浸湿的布鞋时,代表解放军向两位热心市民致谢。一位名叫汪怡的8岁小学生手捧一个纸盒子,嚷嚷着非要交给“大官”。刘晴波闻讯过来接过纸盒子一看,盒内装了云南白药一瓶、牙刷一支、前门香烟一包、火柴一盒、慰问信一封,用红纸包得整整齐齐的,上面写着“我们小朋友慰问解放军,我们同学们还想组织一个歌咏队,去唱歌给解放军听”。

  作为1949年迎接解放军进城的主要领导人,父亲刘晴波晚年时经常向后人讲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想再见一见被自己写进回忆录中的杨大嫂、庄秀芬和汪怡,由于条件所限,终其一生刘晴波未能如愿。76年过去了,最有可能健在的汪怡也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了。当年劳军的普通长沙市民,你们如今在何方?

【作者:刘士明】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