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千古才女的经典爱情
张觅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中,惊才绝艳的女性作家一直未缺席,只是她们的身影,经常被忽略,或者被遮蔽。中南大学杨雨教授的新书《愿得一心人:杨雨讲古诗词》就是一部关于古代才女文化的书。她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以女性的视角和温情的共鸣,解读才女的诗歌与爱情。
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
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而才女的爱情则更具传奇色彩。杨雨曾说:“爱情与诗歌的结合,是天地人文之间最为美妙、最具神采的结合之一。”书中主要解读了卓文君、班婕妤、徐淑、鱼玄机、李清照、唐琬、管道昇、柳如是、董小宛、顾太清十位才女的爱情,见微知著,呈现出古典爱情的千姿百态。
在这本书里,有“愿得一心人”的坚贞决绝,有“裁为合欢扇”的失意怅惘,有“恨无兮羽翼”的不离不弃,有“难得有情郎”的意味深长,有“人比黄花瘦”的相思离愁,有“雨送黄昏花易落”的凄婉伤感,有“捏一个你,塑一个我”的你侬我侬,有“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的刻骨铭心,有“拼得一命酬知己”的情真意切,有“更生受东君护惜”的缠绵悱恻……每一段爱情都由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诗词切入,细细讲述了令人神思缱绻的爱情传奇。
作为古代文学的教授及博导,杨雨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但她在本书中并未采用大量的学术考据和枯燥的文本分析,而是以女性细腻独特的情感视角将才女诗词中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令人颇觉亲切。杨雨也并未仅仅停留在诠释古诗词中的爱情本身,而是将其与现代的爱情观进行比较,并把自己的体会和领悟融入其中,从中提炼出古典爱情的美学价值,顿生别开生面的阅读愉悦。
惊才绝艳的古代才女
在序言里,杨雨特别提到了李清照词中“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李清照曾经用“蕴藉”形容桂花,而杨雨认为蕴藉有三重含义:第一层是内涵丰富深厚;第二层是表达含蓄娴雅;第三层是待人宽和温润。她也用“蕴藉”这个词来评价书中所讲述的十位才女。她们贯穿了从汉到清的近两千年历史,勾勒出中国古代女性意识缓慢却又倔强的觉醒历史。
这部书里不仅描写了才女的爱情,还透彻分析了才女在爱情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想情怀与人格魅力,凸显一个个光彩照人的才女形象。例如,在《愿得一心人——卓文君》章节中,杨雨强调,在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童话中,卓文君才是光彩照人的唯一主角。她意志坚定,一直都在追寻她的爱情理想:“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在《史记》中出现的全部四百多位女性形象,唯有卓文君一人,寄托了司马迁对于女性自尊、自爱、自强的最高理想。又比如《裁为合欢扇——班婕妤》章节中,班婕妤虽然情场失意,汉成帝没有能给她想要的爱情,但是她所写下的《怨歌行》中的“秋扇”,却成为文学上最为经典的意象,蕴含着古典的美丽与深沉的哀愁。钟嵘《诗品》也将《怨歌行》列为上品。杨雨指出,文学史给了她意想不到的荣耀,她也留住了爱情的尊严。
杨雨长期从事古典诗词研究,擅长从情感以及人性的角度剖析古典诗词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核。在这本书里,她除了延续一直以来“以情动人”的风格之外,还力求客观地突破人们对才女的刻板印象,从多个维度再现了文学史上那些惊才绝艳的女诗人,并给予了学者式思辨性的分析以及女性温柔的悲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