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来尝鲜

相链区块链

         张桂红

  春笋是清明前后的鲜味。

  小时候,我常挎着竹篮去浏阳山间的竹林里寻笋。露珠沾湿了裤脚,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剥笋时,纤维划过掌纹的痒抵不过剥开笋衣的好奇与欢忭,嫩白的笋肉,轻轻一掐,汁水便渗了出来,还带着甘香。

  记得读小学时,月明同学家住雷公岭,她家房前屋后成片的竹林郁郁葱葱。那时,我们要带饭上学。月明在春天的时节带得最多的就是油煎黄芽笋。这煎春笋可大有讲究和意趣。

  刚从黄泥地里盘出来的笋儿,没见过太阳,笋肉黄白玉润,似玉竹。一刀砍下去,笋尖煎鸡蛋,笋兜用刀打扁,化猪油,大火煸炒,撒上几片蒜叶,几粒豆豉,滴几滴山泉水,出锅上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嚼得津津有味,笋汁被压榨着从齿缝里渗出,甘甜中带着清香。

  然而,油煎春笋的精髓远不止于此。笋,必须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雨露的水灵,必须是没出土的,竹节距离越短越嫩。煎制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火太大,春笋容易外焦里生;火太小,又难以煎出那股焦香。得用中小火慢慢煎制,直至春笋表面呈现出金黄色的焦边,内里却依然保持着脆嫩的口感。还可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酱油、生抽等调料,让春笋的味道更加丰盈。

  那时,月明带饭若是油煎黄芽笋盖码饭,一般在上学路上就被我们瓜分了,到了晌午大家伙再凑菜给她吃午饭。

  转过竹林小径,一片新绿映入眼帘。荠菜是田野里的馈赠。采一把,洗净、焯水,翠绿的颜色愈加鲜亮。和着猪肉剁成馅,包成饺子,咬一口,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妈妈称之为“鸡肉”菜,烧一锅水,和着黄豆、红枣、鸡蛋煮上十五分钟,揭开锅,果真有“鸡肉”香扑面而来,喝上一碗,一股暖流涌上来,似乎真有喝了“鸡汤”的感觉。

  香椿是最具个性的早春美味。父亲说:“椿芽儿要趁露水摘,才够鲜灵。”我踮着脚在树下接应,尽管树皮粗粝抵着掌心生疼,但看着铁钩轻轻一旋,带着露珠的嫩芽打着转儿落入手心,叶尖似还挑着半颗未散的晨星。刚摘下的香椿裹着山野的野性气息……土鸡蛋在粗陶碗里搅成金浪,加入香椿碎,茶籽油在铁锅里腾起青烟时,蛋液滋啦一声漫开,香气顿时撞得窗户纸都在簌簌颤动。新芽年复一年地萌发,把春讯写在清晰的叶脉里,当齿间迸开那抹独特的芬芳时,忽然懂得草木的倔强——越是料峭春寒,越要绽放出最浓烈的生机。

  水芹菜是春天的珍宝。清澈的溪水旁,簇生着一大片水芹菜。将水芹菜带回家,洗净,切成细碎段,物色几条土黄鳝,在锅底浇上茶油,将黄鳝碎段煎炒至金黄,和着水芹菜清炒,加水煮二十分钟,焦香酥脆里透着清香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厨房里,我忙碌着将这些鲜味变成美味。春笋切片,与腊肉同炒,笋的清脆与腊肉的咸香相得益彰。荠菜饺子在沸水中翻滚,像一只只小白鹅。香椿炒蛋的香气飘出窗外,引得路人驻足。水芹菜煮黄鳝的绝妙,从细嚼慢咽的爷爷微微眯起的眼睛里清晰可见……坐在餐桌前,细细品味这些早春的鲜香,蒸汽模糊了玻璃,却让记忆愈加清晰。春笋的脆嫩、荠菜的清香、香椿的独特、水芹菜的绝妙……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一刻,仿佛与春天融为一体,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作者:张桂红】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早春来尝鲜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