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小步走》:读书成就梦想,节气丈量光阴

相链区块链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目前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书很多,宁波作家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十几年来钟情于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的传播与写作,从2011年的《跟着太阳走一年》到2018年出版的《中国年轮》,获得众多读者的好评。今年他的新作《跟着节气小步走》刚刚出版,就在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受到热烈的反响。

  《跟着节气小步走》一套四本,为青少年节气文化科普图书。别看只是《小步走》,小步丈量节节高。这就是中国少年自信的阵仗。这就是作者三耳秀才深耕节气题材,精心打磨多年的最新力作。

  《小步走》定位为“小学生节气专属科普书”“适合亲子共读的岁时记”。书中设置赵小燕、钱壮壮、孙湉湉、李大力四个节气人物,以小学生的视角,通过“时光微步”的短文,从文化、科学、民俗等角度切入,深入浅出,为小读者建立起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意象,引导孩子跟着节气“小步”走,体会大自然的时序变化和节气文字的美好,领悟中国节气的独特魅力和当下意义。

  该书的创新点较多,除了节气人物的设定外,还有专题绘画创作,滑梯歌,物候三字经,中国节气树,二十四节气灯谜,两小儿辩日等等。总之,这是一本既适应小学生又有独特风格的节气科普书。

  作者有话说:

  小时候,总在盼望着快点长大,其实呢,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好。比如,抬腿走路,我们走的是小步。

  小步,有什么好呀?

  大人们也走小步的。大人们走的小步,指的是缓步、慢步。小小的人儿,背书包的读书郎,就是急步,就是迈开腿、跨越,也是小步的。——小步走,恰同学少年。在大人们的眼里,那步态,那情形,就是摔上那么一跤,也是极可爱的。

  记着小步的“极可爱”,在这套节气书的酝酿构思中,我左想右想,后来,总算想到“小步”。于是,专为小学生创作的“春”“夏”“秋”“冬”节气书便有了这个总书名:《跟着节气小步走》。这本“小步走”的书,跟《宝宝的节气书》《中国年轮》《中国诗年轮》《跟着太阳走一年》《中国节气简史》等节气书相对照、相呼应,“手拉手”构成“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

  《跟着节气小步走》,里面有“时光微步”,就是小步。每个节气6小步,每个季节36小步。春天是“小燕子”赵小燕抬起小脚板走的,夏天是“小胖墩”钱壮壮抬起小脚板走的,秋天是“小吃货”孙湉湉抬起小脚板走的,冬天是“熊孩子”李大力抬起小脚板走的。自然,每小步里的内容都很不一样,就像我们走的每一小步都很不一样。走过四季,迈出144小步,我们这就算走过了24个节气,这就算又长大了一岁。

  有小步,就有大步。你知道这样一句英文吗?“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对了,这就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时的宣言,“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小步”“大步”,想不到,“小步”和“大步”之间,竟然有这样的对照和呼应。

  那么,我们就用“小步”“大步”来做做语言游戏,造几个句子吧!

  “每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

  “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科技一小步,社会一大步。”

  ……

  如此,跟着节气“小步”走,认真体会大自然的时序变化,认真领悟中国节气的独特魅力,那么,我们的步伐,不是也就,慢慢地,越来越“大”了吗?

  读书成就梦想,节气丈量光阴。现在一小步,将来一大步。

  书摘:

  《不要跟“三季人”讲“四季”》

  (选自《跟着节气小步走·秋》)

  “你过来,”爸爸喊孙湉湉过来,说,“我问你,你说一年有几季?”

  “爸爸,你把我当傻子吗?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问我,当然是四季,四季,春、夏、秋、冬。”

  “哈哈哈,我们的湉湉生气了,可是,你知道吗,有人一直认为一年只有三季的呀!我这里有个‘三季人’的故事,你要不要听?”

  湉湉一下子来劲了,连说:“要听要听!”

  湉湉爸爸说,故事发生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不是带了七十二名优秀的弟子吗?!其中有一个名叫子贡。有一天早上,子贡在门口打扫卫生,来了一个穿绿衣的人,问了子贡一个问题:“你是孔子的学生吧,你知道一年有几季吗?”问题太简单,子贡有点不耐烦,说:“四季。”那绿衣人声音大起来,说:“肯定是三季,怎么是四季呢,你真是孔门的弟子吗?”你来我往,两个人就争吵起来了。这时,孔子从屋内出来,子贡赶紧把事情告诉老师,并请老师讲出“标准答案”,谁知,孔子却说:“三季。一年只有三季。”这下,那位绿衣人高高兴兴地走了,边走边说:“这个学生,是孔圣人带的差生吧!圣人也带差生?!”

  子贡懵了,等那绿衣人走远了,孔子教导子贡说:“你没看到这个人穿的是绿色的衣服吗,面色还苍白难看,他就是蚱蜢变的妖怪呀!蚱蜢,春天生,到秋天,秋天他就得死去,民间不是有这样一条歇后语——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几天。他是不可能见到冬天的。这样的人,我们就把他叫三季人,碰到三季人,我们就没有必要费口唇跟他讲什么一年四季的事了。”

  湉湉听了“三季人”的故事,有点犯迷糊,问爸爸:“那,还要不要坚持正确的想法呀?”湉湉爸爸说:“当然要坚持,不过,要看是什么环境和什么人呀!这可是智慧,你慢慢领悟吧!”

  湉湉妈妈听了半天,这时,也开口讲起来了,说:“湉湉,我来告诉你一个成语,叫夏虫语冰,或者叫夏虫不可语冰,你查一查,是什么意思?”

  湉湉伸了一下舌头,暗叫一声:又多了一道课外作业呀!



【作者:文新】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跟着节气小步走》:读书成就梦想,节气丈量光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