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历史上湘潭人爱吃些什么?

相链区块链

   文 | 赵志超

  “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长沙南面的湘潭,自古为湖南重要的商埠,素有“小南京”“金湘潭”“米市”“药都”“茶城”“天下第一壮县”等美称,亦被称为“湘菜重镇”。《味蕾上的湘潭》是我继今年年初出版的《吃在湘潭》后,又一本全力推荐湘潭美食的书籍,《味蕾上的湘潭》是《吃在湘潭》的姊妹篇,共计10章,总计35万字,245篇文稿,书中涉及名优食材、特色菜品、保健饮品、名店名企、湘菜人物等章节,旨在让读者循着历史的回音与时代的脉搏,去认识湘菜,宣扬湘菜。

  湘潭境内民殷物阜,盛产各种优质食材。湘潭的美食美味、名菜名肴,造就了一个个“食神”,哺育了一代代风流人物。曾国藩、刘蓉、蒋益澧、王闿运、齐白石、杨度、黎锦熙、黎锦晖等才俊,都对湘潭饮食有所研究,颇有心得。

  晚清文豪王闿运最爱吃湘潭祥华斋的面食名点——脑髓卷,曾写下“谢弦杨笛祥华卷”的名句,将脑髄卷与美妙的音乐相提并论,大加赞赏。他同样喜欢吃家乡的麸子肉,并在《湘绮楼日记》中写道:“至夜毕四圈(麻将),乃吃粉蒸肉而散。”粉蒸肉即麸子肉,与寒菌烧肉、肉汤淘饭等,均为湘潭寻常百姓餐桌上的美味。晚清诗人周翼嵩《湘潭竹枝词》咏麸子肉诗云:“荷叶包开米粉肉,糊头岭外摘秧回。”又有咏寒菌诗曰:“莫向庙前携笋蕈,湘潭寒菌赛蘑菇。”艺术大师齐白石亦有“南方野菌胜蘑菇”之诗句。在他的笔下,各类蔬笋、瓜果比比皆是,无不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龙牌酱油是湘潭三大特产之一,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台湾马璧教授回大陆时赞道:“台北邻商曝酱香,每闻此味忆家乡。”

  花石豆腐、石坝米酒,久负盛名。民国诗人王仲言曾极力称赞这两道湘潭名产:“寻梅客跨疲驴过,沽酒人来野菜挑。”“旧闻乡味黎祁(即豆腐)美,买得归来手自调。”

  一代伟人毛泽东生活俭朴,对饮食不甚讲究,但也有自己的饮食偏好。“不吃辣椒不革命”是他的口头禅。除了辣椒,他还喜欢吃苦瓜、马齿苋、酸菜、白薯、玉米等素食,荤菜则喜欢吃红烧肉、腊鱼、鳙鱼头、武昌鱼、火焙鱼、泥鳅。艰苦的战争岁月,是红烧肉支撑了毛泽东超强的工作负荷。三大战役期间,他曾说过:“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肯定能打胜仗。”

  湘潭菜式丰富,“好吃的”很多,好食材、好菜品、好菜系,琳琅满目、五彩缤纷。湘潭八大碗、湘军十大碗,名闻遐迩;毛氏、曾氏、齐氏、黎氏“四大名人菜”,誉满三湘;红烧肉、湘乡蛋卷、湘江洄渡鱼、毛细扣肉、乡里腊肉、马家河黑山羊、水鱼炖羊肉、香椿煎蛋、矮脚白、红菜薹、剁辣椒……数不胜数,芳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也常常勾起在外游子的乡愁。

  2022年,我的两本美食新书《吃在湘潭》和《味蕾上的湘潭》接连出版。《味蕾上的湘潭》沿袭了《吃在湘潭》的体例,彰显了亦文亦史的行文风格,二者相互关联,相得益彰,但又相互区别,内容上互不涵盖,形式上也各有特色。如果说《吃在湘潭》侧重于写物,那么《味蕾上的湘潭》则侧重于写史;如果说《吃在湘潭》侧重于写菜品,《味蕾上的湘潭》则侧重于写食材;如果说《吃在湘潭》侧重于写城市风情,那么《味蕾上的湘潭》则侧重于写农村风光。


【作者:赵志超】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历史上湘潭人爱吃些什么?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