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不一”老师
文 | 毛君秋
离开那家乡镇中学已有一年了。执粉笔近三十年,共事过的老师不少,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有关怀过我的,也有被我关心过的,许多的人和事,如一张张旧照片、一部部老电影深存在我脑海中。其中有一位同事,我时不时会忆起,难以忘记。
他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胸腹坚韧,腿部敦实,一张黑黢黢的脸堪比包公,常年一身运动装束,走起路来像阵风。
他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正儿八经从体育学院毕业的专业体育教师。他从简单的队列教起,到跑、跳、投……样样都会教,样样都教得好。
每天,天刚放亮,学校操场上总会有一群运动的身影,那是他在带队训练学生。即使是下雨天,他也会让学生在走廊上做俯卧撑、蹲马步……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暑假,一天上午我到学校拿东西,刚进校门,就看见几名穿着长衣长裤的学生,肩膀上绑根麻绳拖着一个汽车轮胎,在水泥道上跑过来又跑过去。他跑在这支队伍的最前列,学生们跟着他的口令和步伐一同前进。我问,这是做什么?他说,训练学生体能啊。酷暑难耐,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早已汗流浃背,被烈日晒黑的脸像被水冲洗过一样。
他来之前,每年的全县中学生运动会,我们学校在奖牌方面通常是一张白纸。两年时间,他便带队为学校赢得第一面锦旗。后来,学校每年都会赢得锦旗,最好成绩进入过全县第三名。在全县众多大校、强校面前,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能取得这样的体育成绩确非易事。
十年前,他改行教数学了,还当班主任。当然,体育课也没有丢。
就像他的运动外形一样,他上数学课特别有动感,讲到精彩处,常常手舞足蹈,像个滑稽的小品演员;也有力度,粉笔头在他的神弹手中,有时会变成一支“飞镖”,啪地一声,不偏不倚,砸在正在讲小话的同学手上。
他上课经常“不务正业”。比如,第五节课,有同学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他忽然发问:钓过鱼不?有男生马上应答:钓过。又问:某天一位老人去钓鱼,钓了六条无头鱼,九条无尾鱼,八条半截鱼,老头钓了几条鱼?有个男生反应快:这老人钓了个“烧饼”。立时,教室里笑开了花。那些昏昏欲睡的同学醒了,伸长脖子也跟着哈哈大笑。教室里气氛便活跃起来,这时,他话锋一转,接着讲课。
晚饭后,有段较长的休息时间,他喜欢和同学混在一起打篮球。球场上,他嘻嘻哈哈的,经常忘记自己是老师的身份,大喊着某某同学的绰号,要同学把球传给他。篮球到了他手中就像变戏法似的,三下两下就会被他送进篮筐。中场休息,他会突然来个鲤鱼打挺、徒手倒立,或者翻个无地跟头,赚得学生一阵阵掌声。
就这样,他把自己教成了这所乡镇中学九年级把关数学老师、把关体育老师和把关班主任。他单名丕,“丕”字撤开来就是“不一”两个字,学校里很多老师常叫他“不一”老师——一个不一样的老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