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同写高考作文 | 劳动,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编者按

  写了多年的“本报讯”,你还会写作文么?经过多年社会工作实践,长沙晚报记者们的眼界、情思是否比当年写高考作文时更开阔些、更深邃些?即日起,长沙晚报开展“老记同写高考作文”活动,一起来看看老记者们的佳作。(来了!2019湖南高考作文题出炉!

  文/长沙晚报记者 胡建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作为“复兴中学”的一员,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共同经历。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是否有着下面相同的几幕: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做家务,对一件件本是举手之劳的家务事进行“悬赏”鼓励,出现了洗一次碗、拖一次地多少钱的怪状;临近高考时,父母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什么事都不用管,什么活也不用干,只要每天搞好学习、考出高分就可以了。

  不得不承认,劳动,尤其是身体力行的日常劳动,在我们很多同龄人的心中,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变得有些陌生了;越来越智能化的社会,似乎也给人们远离劳动找到了很多很多理由,提供了很多很多机会。在这里,我无意于否定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也无意于否定劳动方式存在的多样性,我们所要担心的是,热爱劳动、勤于劳作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血脉中的流失,甚至消弭。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不爱劳动而产生的种种社会消极现象实在太多太多了。因为不爱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有之;因为不喜劳动,游手好闲、一心“啃老”者有之;因为不会劳动,高分低能、中途退学者有之。天才少年魏永康13岁便考上名牌大学,17岁便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但最后因日常生活的无法自理而中途退学,一代天才从此陨落凡间。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也发展了人。勤劳作,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优良美德。“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完全可以说,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劳动创造史。

  当今时代,社会瞬息万变,但始终不变的那道最美风景是:撸起袖子、卷起裤子、甩开膀子、吹响号子的辛勤劳动者!

  劳动是奋斗者的磨刀石。古人有言,克忠克孝,一脉真传;惟读惟耕,两行正路。这里的“耕”,就是指耕作和劳作。与辛勤劳动相伴而行的,往往是勤劳和节俭、坚持和韧劲、追求与奋斗等人生景象。所以,作为一名即将走出中学校园、走向人生新阶段的年轻人,应该用劳动这块磨刀石,时刻磨砺自己的意志,砥砺自己的人生,成为一名不畏辛劳、脚踏实地的奋斗者!

  劳动是追梦者的金钥匙。我们都非常熟悉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劳动的汗水胜过一切天赋!我们心中有梦想,但抵达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用勤劳的汗水浇开梦想之花;我们脚下有追求,但实现追求的必经渠道,唯有凭辛苦的跋涉摘到追求之果。所以,只有不辞劳苦,才能抓铁有痕,才能踏石留印;也只有劳动创造,才能找到打开人生的那片“金钥匙”。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加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阵营中,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最美劳动者!

【作者:胡建红】 【编辑:黄能】
关键词:高考作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