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泽校友跨代同框,120 岁“兑泽”今日很催泪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谢京君)双甲子岁月流转,百廿载薪火不息。今日长沙市第六中学(长沙市兑泽中学)“校友回湘”暨建校1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启幕。来自全球各地、各行各业、不同年代届别的广大校友与在校师生,以及省市区各级领导、全国高校、中学代表齐聚于此,共赴百年之约,见证这所老牌名校的荣光时刻,另外还有校友200多万人次在线直播观看。
故园归心,志愿红暖归家路
清晨的明远楼前坪,红色签到墙前早已人头攒动,“同签归家·故园今日喜盈堂”的场景温情上演。
身着红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们撑着伞穿梭其间,为校友们提供各种指引和拍照服务。从白发苍苍的八旬老者到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不同年代届别的校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签名留念,紧握的双手、重逢的欢笑,让细雨中的校园处处洋溢着久别重逢的暖意。

66届毕业生刘震寰老人告诉记者,在长沙市六中即将拆迁搬离新校址之前,他曾回过一次六中,“从岳阳远道而归的我,百感交集地走在这条飘满花香的校园小路上,思绪一下就拉回到了多年前的学生时代,在离开40年之后,发现这里依然令我魂牵梦绕。”今日回到母校,他特意到当年的校门前合影留恋,“中学时代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段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校那段时间,都已成为美好而永生难忘的回忆:上过课的教室、相处几年的同学和老师、办过的黑板报、打过球的操场……”

校史馆长廊内,志愿者们化身“讲解员”,为校友们逐件介绍西迁时期的旧课桌椅、斑驳的校徽等展品,遇到年事已高的校友,还会放慢语速、凑近讲解。原初41班的谢塘新,今年已经80岁了,1959年进入长沙市六中读初中,老人看着墙上的校史沿革,感慨道:“老师今不在,学友无处寻,但母校焕新颜,志愿者的讲解更让我了解了母校这些年的变化!”

红色的“时光巴士”停靠在长沙市第六中学的校园里,文创集市前面挤满了来选购的学长们。从1905到2025,巴士车身上的年份印记,串联起长沙市第六中学(兑泽中学)的百年征程。这里不仅是创意的汇聚地,更是六中人对母校深情的具象表达。身着雨衣的师生们在摊位后热情守候,那些摆放在红色展台上的文创好物,每一件都藏着六中的故事,是六中文化的一个碎片,当校友们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拼凑出的便是一段段关于青春、关于母校的鲜活记忆。学校精心编纂的纪念册与校志,以及师生美术书法作品集,无不彰显着百年校史的深厚底蕴。
活动凝心,薪火相传话发展
上午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汪东在致辞中回望学校百年征程:1905年熊希龄等先贤肇基建校,历经湖南私立兑泽中学等变迁,120年来始终以“公勇诚朴”为校训,与民族共命运。他介绍,如今学校秉持“和生教育”理念,构建四大课程体系,打造“三阶九步”智慧教学模式,办学实力持续提升,未来将深化开放合作,凝聚校友力量再创辉煌。

优秀校友代表、1979届毕业的校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原政委刘勇少将深情回顾了母校自诞生以来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办学历程。他深切感念母校“公勇诚朴”校训的精神滋养,并展望未来,祝愿母校薪火相传,在新时代培育更多栋梁之才,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湖南私立兑泽中学原董事长陈明仁将军的嫡孙陈湘生先生深情回顾了祖父当年在兑泽中学刻苦求学的过程,“公勇诚朴”的校训铸就了他的家国情怀。陈明仁将军始终心怀母校,多次捐资捐物助校渡过难关。作为后人,他祝愿学校如湘江之水源远流长,如岳麓之枫历霜愈红。
青春聚心,师生同庆显温情
整场盛典中,在校师生的热情身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开场舞《活力校园》中,Uup街舞社团与校啦啦操队的学子们动作整齐划一,活力四射的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悦和舞蹈团带来的《蘭叙》《青春如歌》两支舞蹈,以优美舞姿展现了当代兑泽学子的青春风采。

校友与师生的联袂表演更显传承温情。湖南省歌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李琛校友献唱《老师,我想你》,伴舞的廖婧汐等同学用灵动舞姿诠释师生情谊;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徐俐、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主持人端木聆莎、湖南省气象台天气预报主播晏艳等校友带来的诗朗诵《青春的答案》,与音梦社学子的歌舞秀《青春就是当下》交相辉映,展现了兑泽人的精神传承。校退休职工合唱团与悦尔合唱团共同演绎的《红旗飘飘》,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新老师生同声合唱,歌声中满是对母校的祝福。

舞台情景剧《兑泽星火》成为最动人的篇章。随着背景屏幕上1905年学校初创的画面渐显,教师演员曾德迁等身着民国服饰走上舞台,再现了先贤们“兴国复民”的办学初心。灯光转换,场景切换至1940年西迁路上,演员们背着黑板、提着油灯在舞台上穿梭,茅草教室漏雨时“追着无雨处上课”的场景,让不少老校友湿润了眼眶。从战火纷飞中坚守教育火种,到新时代里践行“和生”理念,这所百年老校始终以“公勇诚朴”为魂,以培育英才为任,在时光长河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华章。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