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走廊还能做什么?这场“头脑风暴”给出了答案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良 通讯员 周霏)在幼儿园,走廊是连接教室与教室的通道,是孩子们排队经过的过渡空间,还是作品展示的背景墙?29日下午,由长沙市教育局主办、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2025年长沙市园本教研开放活动——望城区时代倾城幼儿园会场”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县(市)的教研员、园长及一线教师代表110余人参加。

老师听取一名孩子关于“走廊游戏”的想法。 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周霏供图

  在教研活动中,时代倾城幼儿园用一场名为《幼儿园主楼走廊游戏场地规划研讨》 的深度教研,为大家重新定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走廊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激发想象、支持探索、充满无限可能的“游廊”。

  近年来,在时代倾城幼儿园,随着对自主游戏探索的深入,室内外主要场地已得到有效规划,而主楼走廊这一重要的公共空间,却长期处于“高潜力、低利用”的状态。特殊天气时,它无法有效分担户外活动的功能;日常教学中,其教育价值也未被充分挖掘。“我们意识到,走廊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教研主持人曹笑晖介绍,正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的指引,以及对师生访谈中捕捉到的“希望走廊更好玩”的真切期望,该园决定将教研的聚光灯首次对准这个熟悉的“陌生地带”。

  随后,老师们进行了扎实的实地勘察,通过访谈真实记录下孩子们对走廊游戏的奇思妙想。同时, 教研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分组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操》《幼儿园游戏区规划与指导》《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专业文献,从“环境创设的审思”到“基于行为模式的空间设计研究”,为实践探索构建了坚实的理论框架。

  研讨现场,老师们围绕“走廊游戏场地规划要点”展开头脑风暴。从安全性、通透性的底线思维,到动静分区、领域感营造的进阶思考,再到材料可及、开放多元的支持策略,思维在碰撞中逐渐明晰。分组设计环节,三个小组的老师分别认领一、二、三楼走廊,结合前期梳理的要点与儿童的想法,现场绘制规划图,详细阐述每个区域的规划意图、材料投放及发展价值。时代倾城幼儿园园长张玉表示,这次教研以“小切口”解决“空间利用”与“材料投放”两大实际问题,形成从“命名区域”转向“描述行为”的观念突破,并通过嵌入儿童访谈有效回归“以幼为本”主线。她进一步提出了“安全、开放、巧用、动态”四大规划原则,倡导将走廊打造为兼具通行功能与游戏生成力的“可伸缩舞台”,推动空间教育价值持续深化。

各小组老师讲述自己的规划意图、材料投放及发展价值。

  湖南大学幼儿园园长张静认为,长沙“园本教研”模式立足实践、聚焦真问题,体现了儿童视角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度融合。她还围绕“满足儿童视角”“满足儿童需要”“满足儿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推动教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教育实践力,实现“研有所用、研有所成”。

  望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阳彪表示,本次市级教研开放活动是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对望城区“区—片—园”三级教研模式和“真问题、深研讨”理念的认可。望城始终把将园本教研作为质量提升的“核心引擎”,未来将持续深化内涵、强化联动、优化生态,推动教研成果切实服务于教育实践。

【作者:陈良】 【编辑:肖彪】
关键词:自主游戏 教研活动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