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院士何继善寄语青年学子:不要怕提问,哪怕问题看起来很“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韩辉)“你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前途,它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9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以《拥抱科技 点亮未来》为主题,为长沙科技学院两千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讲座。这是长沙科技学院《智汇大讲堂》的首场讲座,也是一场跨越年龄与时代的对话。
“科学不等于正确,要敢于求证探索”
当天,91岁高龄的何继善院士身着深色西装,缓步走上长沙科技学院图书馆报告厅的讲台,他缓缓环视全场,声音洪亮地问道:“同学们,你们站在大学这个新起点上,有没有想过,四年之后,你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在学生们心中激起思考的涟漪。
讲座中,何继善从爱因斯坦70岁时公开道歉的故事讲起,告诉同学们“科学不等于正确,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的”。他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科学从来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在不断纠错中前进。”他谈到自己早年研究中的教训与反思,强调“质疑”与“实证”才是科学精神的本质。
“不要怕提问,哪怕问题看起来很‘傻’;不要畏惧挑战权威,只要你有理有据。”他说这话时,右手轻轻敲击讲台,仿佛在为一个重要的论点加注标点。台下许多学生纷纷把院士的教导记录下来。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大学不是高中的延续,没有人会跟在你身后催你读书。”何继善提醒新生,必须尽快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他提到图书馆、实验室、在线资源、学术讲座都是“等待你们主动发掘的宝藏”。
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艰苦条件下坚持自学的经历,何继善告诉同学们,大学的每一门课程,他都会提前预习,大学四年成为全校唯一一个全科优秀的学生。“没有设备,我就自己画图、做模型;没有资料,我就一遍遍跑图书馆。”他说,“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这番话让不少学生频频点头。
他还特别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有些同学觉得理论课枯燥,总想跳过基础去学‘高级’的。”他摇摇头,“没有扎实的基础,再华丽的应用也只是空中楼阁。”他鼓励学生:“要把‘根’扎深,才能长出茂盛的‘叶’。”
“年轻人就是要大胆去动手、去试错”
“我们学校提倡‘笃行开新’,就是要你们脚踏实地、敢于创新。”何继善表示,学校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项目、学科竞赛等实践机会,“年轻人就是要大胆去动手、去试错”。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讲座中,何老还引用《资治通鉴》中的名句,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你们将来不只要做一个有技术的人,更要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他提到自己为长沙科技学院题写“明德至公”校训的初衷:“希望你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牢记这四个字——光明其德、至公无私。”
演讲结束时,许多学生涌上前台,与何院士亲切合影。来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502班的学生张润豪说:“我从没想过,一位91岁的科学家还能这么有激情。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精神。”
长沙科技学院校长张昌凡表示,《智汇大讲堂》将以“明德至公 笃行开新”为精神导向,持续邀请国内外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