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题”到“破圈”,长沙教育界上演教研“头脑风暴”

相链区块链

今日上午,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郡芙蓉中学承办的长沙市申报第六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专题培训启动。长沙晚报通讯员 周露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周露 杨洲)从“是何、为何、如何、何为”等多个维度解读教学成果奖,实现市、区、校三级联动,构建起教育创新的“超级生态圈”——昨日上午,由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长郡芙蓉中学承办的长沙市申报第六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专题培训启动,全市超300名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教科研负责人、各区县(市)老师参加。

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湖南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对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系统性检验。“可以说获奖的多少、获奖层次的高低,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军山介绍,长沙是教育部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今年,我们大力开展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工作,今后也将持续开展这项工作。”

全市超300名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教科研负责人、各区县(市)老师参加。

“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设立,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成果凝练的路径,更激励我们以更开放的视野、更系统的思维推动育人方式变革。”长郡芙蓉中学校长夏琴介绍,29年来,学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成立了湖南首个创新人才院士辅导站,有7位学生获得长沙市创新人才奖,获得国际、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奖300余项,发明专利近50项。

当日的培训,大咖云集,干货满满。

在《教学成果奖申报策略与创新突围》专题讲座中,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姜平从专家评审视角出发,通过深入解读湖南省优秀案例,系统阐述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核心逻辑。她特别指出,在申报过程中要注重“细节要新颖”“独特做法要聚焦”,指导教师们从单纯的教育研究向系统的教育研发转变,为提升教学成果奖申报质量提供了专业指导。

作为成果申报的亲历者,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磊以其荣获特等奖的“以评促学,点亮生命”案例为范本,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教学成果凝练的方法论,又结合特殊教育实践中的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成果培育的关键环节,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范式。

在现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刘建琼研究员采用“案例手术刀”式的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历史沿革、属性特征与发展目标。讲座中,他重点阐述了教学成果培育的五个关键环节:“梳理-提炼-表达-应用-推广”,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展示了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作者:岳霞】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长沙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