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百米跑道,兴于健康赛道|校友回湘·杰出校友面对面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人物名片
易德胜,湖南师大附中2006届毕业生,国家级运动健将,北京宇瞳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心率识别研究战略合作伙伴。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线上即时医疗和运动健康AI技术开发。曾是全国田径大赛总决赛4×100米亚军、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冠军获得者,创造了10.60秒的全国中学生纪录。
人物素描
作为体育产业的跨界型选手,易德胜以双重身份活跃于体育领域:既是国家级运动健将,又是推动智慧体育、运动健康AI技术开发的探路者。运动是他一辈子的爱好,也是一辈子的事业。
阳光、帅气,见到师大附中田径赛场100米赛道上曾经的“风云人物”易德胜,仍然可以想象他在跑道上奔驰的英姿。如今,再次踏进母校师大附中的校园,他是另外一种身份:学校AI智慧操场的建设者。从百米冠军到运动健康AI技术推行者,他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母校。
“田径场是我高中生活的主战场”
站在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人生节点,走在师大附中绿树葱茏的校园里,作为一名从这里走出去的体育生,易德胜感叹:“高中三年,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持续影响着我的现在与未来。”
易德胜是从株洲厂矿大院来到师大附中这所兼容并蓄的中学。“在这里,不管你是成绩好还是艺术好、体育好,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田径场就是易德胜的主战场。
“跪倒、爬起,疲惫、坚持,每一次突破自我的极限,都让我对成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付出不懈的努力。”易德胜说,众多老师中,张轻老师对自己的影响最为深远,“在训练场上,他对我的每一个动作都精益求精,教会我何为自律与坚持;在生活中,他又像长辈一样关怀着我,让我在逐梦路上感受到无尽温暖”。
在2006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的百米赛场,易德胜不负众望站到了最高领奖台上。凭借优异的体育成绩,易德胜被保送到复旦大学,站到了更大的赛场上。大学期间,他结识了苏炳添、张培萌等优秀运动员,与他们成为队友和挚友。
“我想为更多人送去健康与活力”
“体育不是简单的竞技运动,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它教会我如何在挫折与失败中重新站起,如何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发挥最大价值。”回首成长之路,体育始终是易德胜人生的底色。
大学毕业后,易德胜顺利入职北京一家央企,在北京扎根,但内心深处对体育事业炽热的爱从未熄灭,反而越发强烈。经过深思熟虑,易德胜踏上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创业之路,全身心投入最热爱的体育事业,专注于大健康领域下运动健康这一细分方向。他说:“能将自身专长与热爱完美融合,这是命运赐予我的珍贵礼物,也是我人生中最坚定的选择。”
这几年,他和团队与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深入钻研心率识别技术在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目前我们已经取得显著突破,研发的健身指环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欢迎。AI技术不仅节省了学校人力成本,还大幅提升了体育锻炼管理效率。”
2024年11月,湖南师大附中AI智慧操场正式投入使用,为全校4000多名师生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这个项目正是易德胜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AI智慧操场让运动变得更智能更有趣,在全校学生体测中,这套AI系统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学校还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身体素质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和训练。
在全民健身迈向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易德胜对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凭借自己所学,通过不断创新,为更多人送去健康与活力。”
校友对话
长沙晚报:从运动员转型为体育事业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在哪?
易德胜:从运动员转型投身体育创业,其中艰难我最清楚:商业知识欠缺,市场把控和运营管理两眼一抹黑;资金筹集困难,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随时断裂;行业人脉稀缺,品牌推广举步维艰;还有巨大心理落差,角色转变难以适应。退役这十年,我一直在针对这些难题学习充电,从未停下脚步。通过不懈努力,我感觉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我也坚信未来会更好。
长沙晚报:湖南正向全国青年发出邀约“背着双肩包来创业”,你觉得长沙对年轻创业者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易德胜:创业无需背负沉重行囊。长沙“低成本创业+全链条服务”的生态体系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比如提供免费场地、最高500万元贴息贷款和精准资金扶持,还有工商注册等流程被压缩至“百米冲刺”级别,这些都为年轻人开辟了一片“创新雨林”。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