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丑纪范院士“看望”120岁的母校,跟“自己”来张合影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蔡佳君 全诗灏)走进面貌一新的校园,邂逅“10后”生机勃勃的青葱少年,与学校院士路上自己的铜像相互凝望,来一场跨世纪的回眸和追忆——23日,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丑纪范老先生回到120岁的母校,重拾青春记忆。丑纪范是长郡中学1949届初中、1952届高中校友。
回校:在自己的铜像前驻足
进长郡中学校园大门后,是一条长长的略有坡度的校园主干道,两旁伫立有14位两院院士铜像,都是长郡中学校友,这条路也被同学们称为“院士路”。
丑纪范院士回到母校很是激动,不时感叹学校变化之大。他走进校园,看到两院院士铜像,在自己的铜像前驻足,并与夫人在长郡中学院士路铜像前合影。
院士铜像已是长郡的精神标识,激励着代代学子开拓创新、不断钻研。院士校友的故事也在郡园源远流长,每一位院士都是精神标杆,影响着长郡人争做“忧天下,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学校变美了,变好了,但仍有不变的内容勾起老校友的情怀。朴实沉毅的校训、依旧喧哗的南门口,还有始终拥有朝气的长郡学子,丑纪范院士来校时恰好赶上课间操,同学们富有活力的面貌令他感慨万千。
交流:呼吁学子投身科研
丑纪范院士长期从事数值天气预报、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是中国现代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和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的创建人之一。他为同学们带来《大气科学为何有趣、有学、有为》的主题报告,通过和同学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普及大气科学,呼吁大家投入到祖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去。
丑纪范院士进场时,全场千余名同学纷纷起立,连绵不绝的掌声响彻全场;讲座伊始,肖斌武副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丑纪范院士,大家的掌声热烈不息,都期待着这堂难得的课;当丑纪范院士站上讲台,台下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三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充分展现了长郡学子对院士校友的崇高敬意。
丑纪范院士以“天有不测风云”的俗语为导入,风趣幽默地举例《三国演义》中很多战事取胜于天气的故事。随后,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普及大气科学相关知识,他提到,大气科学是直接面对大自然的自然学科,需要拥有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丑纪范院士表示,学好大气科学,可以减轻和预防自然灾害,这便是这门学科的“有为”之处。他希望同学们可以增强自身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多地了解大气科学知识,未来投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课后,不少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和地球科学竞赛组的同学围着丑纪范院士请教,丑院士还为学子题词签名,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今天我们听了丑院士的讲座,无论是丰富的气象知识,还是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的热爱,都令人动容。他将复杂的知识娓娓道来,详细且认真地讲解,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科学的敬畏和热爱。知识赋予他的光芒历久弥新,这种光芒在今天的郡园展现,也必将照亮未来的郡园。”2402班梁婧涵同学表示。
【相关链接】
丑纪范院士
1934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名誉院长。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气象学院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熵与交叉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二十世纪60年代首先将变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到数值天气预报,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比国外同类工作早近10年。70年代论证准地转模式大气温压场的演变与下垫面热状况的等价性,将正问题和反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由历史资料反求大气要素和参数使之与长期预报模式相匹配的方法。80年代起研究大气动力学长期演变的渐进性质,得到在特定情况下大气动力算子向外源的非线性适应特性,不仅对指导长期预报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偏微分方程研究方面也有出色贡献。代表作有《天气数值预报中使用过去资料的问题》和《初始场作用的衰减与算子的特性》等。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2006年获何梁何利奖气象学奖。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