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科学城加速“城”长,76个政府投资项目挂图作战
长沙晚报8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益虎 湘江早报记者 李先强 通讯员 徐坤)在8月的如火骄阳下,湘江科学城“五大建”在湘江西岸巨大的钢架结构如钢铁丛林。记者5日获悉,湘江科学城重大项目进入攻坚季:湘江科学中心-交易展示中心旨在打造中部乃至全国闻名的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展示以及科学艺术相结合的科学新地标,目前钢结构主体已施工至7层,正在同步推进地下室砌体和机电施工;科技服务中心的光伏一体化屋顶正在铺设,未来将实现建筑自供电;湘江创新港与院士港幕墙玻璃已经进场安装,建成后将吸引全球顶尖研发机构入驻。当前,湘江科学城各项工作开启“加速模式”,76个政府投资项目挂图作战。湘江科学城正以一流的标准全力推进建设,精心勾勒着“未来科学城”的宏伟蓝图。
作为湘江科学城“五大建”之一,登上湘江科学交流中心顶楼,45米跨度的桁架如巨龙横卧,阳光透过已安装的幕墙玻璃,在地面投下几何光影。“该项目于去年8月启动建设,如今已进入幕墙安装阶段。同时,该项目创新施工工艺,用塔吊标准节搭建临时支撑体系,比传统工艺节省了40%的材料,节约工期20天。”项目负责人介绍。从空中俯瞰,湘江科学城“五大建”项目呈扇形分布,以科学交流中心为圆心,半径500米内聚集着研发、会展、服务等功能模块,与其他重大科创平台共同构建环岳麓山创新创业生态圈。
湖南省委、省政府启动湘江科学城规划建设以来,从长株潭融城的地理中心到科技创新的价值高地,湘江科学城正经历着从“物理空间建设”到“化学反应催生”的质变。湘江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2月湘江科学城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后,湘江科学城的项目建设便按下了“加速键”:去年,中南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等“一中心两基地”揭牌,落户湘江科学城;湘江科学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36个优质项目引资415亿元。今年4月,湘江科学城“五大建”全面封顶,6月,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二标段)首批楼栋顺利封顶,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正式竣工,7月,长株潭融城干道科创大道关键标段白庭路—潇湘路段完工。
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三纵四横”路网建设加速推进。从湘江科学城首开区向西,白庭路重要标段红桥大道至白泉路段已完工。白庭路全长15.15公里,是湘江科学城的重要融城干道,道路北侧连接含浦大道,南侧直抵长潭界,全面建成后,长沙到湘潭将新增一条融城干道。
民生工程不仅是建筑的堆砌,更是城市温度的传递。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6月已完工,将于9月正式开学,4200个学位将充分完善片区教育配套。未来,该校将开设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特色课程,打造“科技+人文”教育示范基地。在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南边,双湖家园项目26栋高层住宅拔地而起,明年建成后将安置3000多户居民,配套建设幼儿园、社区商业中心和养老服务站。
连日来,湘江科学城建设迎来新进展:两宗总面积103亩的科研用地由湖南湘江科学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竞得,拟打造新材料基地,进一步延伸科技成果转化链条;而一宗15.8亩的地块也成功出让,将建设智慧可再生能源站。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将助力湘江科学城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产业新动能。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