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造梦工厂”的降本魔法|孵化器“创客志”⑤

相链区块链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在湖南湘江新区的土地上,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智能网联梦想加速“破壳”。

宽阔的道路铺满“车路协同神经”,自动驾驶汽车搭载“智慧大脑”穿梭测试;蓝白相间的智能环卫车精准识别清扫,所经之处“一尘不染”;无人售货车、配送车为楼宇白领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走进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器,一幅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图景跃然眼前。

作为中部首个智能网联领域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这里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湖南湘江新区倾力打造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引擎”和“未来之城”的核心载体。

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推出“2025黄金五年计划”,为大学生创业者开辟一片“零元创业试验田”。均为 通讯员 供图

从“研”到“产” 集群载体赋能全链条

夏日的湘江畔,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产业园的测试场上,一群年轻人正专注调试设备。搭载全尺寸车身软体目标物的超平可碾压机器人飞驰而过,引擎声与键盘敲击声交织——这里是前沿技术的试验田,更是年轻梦想的孵化场。

早在2016年,长沙便以前瞻眼光,以湘江新区为核心落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经过近十年深耕,这里已集聚起显著优势——

从2018年获批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到相继拿下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等5块国家级牌照,长沙在智能网联赛道奠定了坚实的“硬核底座”。

测试场景“最复杂”到“最丰富”。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单向),实现湘江新区全域覆盖。拥有国内唯一雨雾光尘模拟场景、最大动态广场、最长ABS低附路面等,构建了从封闭场地到开放道路、从单一测试到“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的完整体系。

产业“上新”不断:2025年初新增732公里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1100公里;3月启动“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智轨电车、无人配送车开启常态化运营;5月发布新规,允许功能型无人车商业化试点。政策“加码”下,文远知行等企业已获121张功能型无人车测试编码。

低空经济新赛道启航,“车机互联、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图景正在展开。

低空经济新赛道也已启航。7月底,产业园揭牌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基地,依托4000平方米专属空域,计划培养千名顶尖飞手,探索物流、巡检等十种应用场景。“车机互联、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图景正在展开。

“在这里,研发、测试、孵化是一条龙!”此前入驻的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负责人道出发展秘籍。作为长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老朋友”, 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看中湘江新区构建的融合生态——从技术验证、检测认证到商业运营,专业平台打通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2019年运营至今,该孵化器累计培育企业77家,毕业14家。智芯云途、阿波罗智行等10余家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3年更获评湖南省孵化器绩效评价最高等级。

孵化器正源源不断地为智能网联产业乃至更广阔的未来出行领域,输送着蓬勃的新生力量。

底气、技术、积累 双肩包里的创业密码

在产业生态枝繁叶茂的同时,如何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水,培育未来的“参天大树”?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答案——“2025黄金五年计划”,为怀抱梦想的智能网联领域大学生创业者开辟了一片充满各种可能的“零元创业试验田”。

“在长沙,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前三年可免租金入驻,还能以更低成本使用国检中心和仿真实验室。”湘江智能产业服务部部长罗顿介绍,“黄金五年计划”的核心是“0元×3年+5折×2年”的孵化模式。这意味着入驻团队前三年享受工位、水电、网络等费用全免,后两年费用减半。“以一个20人团队计算,5年累计可节省约60万元,有效缓解初创团队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仅需缴纳押金且到期返还,将创业试错成本降至最低。

政策只是起点,强大的产业资源支撑才是创业者真正的“底气”。长沙麓测科技创始人、湖南大学博士潘伟在此创业感受深刻:“底气、技术与积累,是大学生创业双肩包里最重要的三个要素。而我的‘底气’,就来源于这里的政策保障和强大支撑。”

“国检中心是‘国家队’,其权威性为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还能带领我们参与国标制定和项目申报,接触行业前沿。”潘伟介绍,麓测科技研发的高精度室内测试系统已获中汽中心、上海汽检等头部机构应用,并达成多项海外合作。

当年轻创客的梦想接入未来产业链,个体创新便汇入时代浪潮。“成长闭环”促技术落地,帮助团队撬动车企与供应链订单;开放政府示范项目采购通道,为创新技术注入首笔现金流。“这里政策、场景、市场全给年轻人准备好了,年轻人可以放心来。”罗顿介绍,据估算,参与该计划的企业五年综合成本可降低87%。

“基于专业服务平台,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孵化器可提供国检中心试验场服务、虚拟仿真平台服务、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服务、智能系统检测实验室服务,为创业种子在此生根发芽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湘江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孵化器将重点聚焦孵化功能型无人车、专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智能解决方案等方面,力争5年内在孵企业100家。

当雨雾测试场的灯光映照着年轻创客专注的面庞,湘江畔这场以政策为沃土、以技术为种子的“创新创业实验”,正源源不断地为智能网联产业乃至更广阔的未来出行领域,输送着蓬勃的新生力量。

这片“试验田”,正孕育着驱动长沙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引擎,让创业梦想在此“破壳而生”。

【作者:柯鸣】 【编辑:柯鸣】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