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新能源技术输出,建设尼日利亚首条光伏组件生产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3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陈丹妮)5月12日,湘江新区企业红太阳新能源与尼日利亚某集团正式签署Kano州600MW光伏组件工厂整线建设协议,这是尼日利亚首条本土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也是中国企业以技术输出推动非洲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
扎根本土需求 深化中非合作
据尼日利亚农村电气化局(REA)统计,该国超6000个农村社区尚未通电,企业用电成本居高不下。红太阳新能源的组件工厂投产后,年产能预计达600兆瓦,可为偏远地区、工业园区及医疗机构推进分布式电站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有效降低当地企业的能源支出,同时减少数百万吨碳排放,让清洁能源切实改善民众生活。
REA董事总经理Abubakar Abba Aliyu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一举措是实现太阳能材料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步骤。除了太阳能组件厂的建设,该项目还将涵盖离网发电站、网状发电系统和互连电网的建设。
尽管非洲拥有优质的太阳能资源,但太阳能光伏仅满足了小部分的电力需求。据悉,尼日利亚该集团家族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致力于本土工业化发展,从纺织业到水泥制造,始终与国家经济脉搏紧密相连。面对尼日利亚仅30%的电力覆盖率及大量无电人口的现实困境,该家族此次选择与红太阳新能源合作,以光伏产业链本地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清洁能源普及。红太阳新能源通过整线技术输出、设备供应及场景化电站开发,帮助尼日利亚构建从组件生产到电力应用的全链条能力,为非洲工业化进程提供可复制的合作范式。
属地化战略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新答卷
作为湖南省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红太阳新能源集硅材料、高效单晶电池、光伏组件、光伏系统集成应用于一体,是先进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商。
从湘江之畔走向世界舞台,红太阳新能源的每一步都烙印着“国之重器”的使命担当。企业深耕光伏产业17年,构建了研发-智造-建设-运维一体化的1+3+N业务生态,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省内,蓝思科技60MW全省最大BIPV项目、株洲北汽40MW全省最大车棚光伏项目,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6万吨,成为“双碳”目标的湖湘标杆;在海外,尼日利亚总统府“光伏+储能”项目、欧洲全黑组件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等成果,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亮眼名片。
此次红太阳新能源的尼日利亚实践,体现了中国企业“技术共享、合作共赢”的全球化理念。从单纯的产品出口模式,逐步转型为涵盖生产线建设以及运维培训的综合业务模式,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业务拓展的广度,更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育举措,助力非洲构建起新能源产业的人才梯队,为非洲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深化国际合作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路径。
红太阳新能源总经理刘贤金表示:“我们期待与尼日利亚共同成长,让光伏产业成为非洲绿色发展的引擎。”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