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救生担架……科技装备助力应急救援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抢险救援组分为三个小组,一组立即对渗水部位进行处理,二组迅速实施管涌抢险作业,三组负责局部垮塌区域的修复和加固……”今天,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2025年防洪度汛应急演练举行,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百余名建设者们有序开展抢修救援。

  本次演练设置了预警响应与巡堤查险、响应升级与紧急撤离、围堰内险情应急处置及水上应急抢险处置、水上船舶碰撞救援演练4个科目。这些科目紧密围绕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在实际防洪度汛中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进行设计,各科目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全面覆盖了防洪度汛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

今天,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2025年防洪度汛应急演练举行。全媒体记者 易亿摄

  在接到汛情预测信息后,项目部防汛指挥领导小组经分析研判后立即启动Ⅳ级响应,部署防汛工作,启动巡堤查险,确保不留盲区死角。预警响应升级后,组织人员疏散,设备撤离。针对围堰渗水、管涌和垮塌情况,立即组织铺设土工布、填筑黏土料止水;开挖反滤沟、填充反滤料、沙袋围堵处理管涌险情;清理坍塌物、重筑挡水墙、木桩加固等方式处置垮塌险情。当围堰坍塌后,立即启动陆上的救援力量,采取“以船代仓”“以车代仓”的方式,确保险情发生时防汛抢险物资能快速到场。

  此外,演练还模拟了项目施工上游区域,一艘施工泥驳因走锚与反铲船发生碰撞,致使一名船员不幸落水。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长沙队展开紧急救援行动,采用智能救生圈和智能救生担架营救落水者,并第一时间将获救人员送医救治。演练中,一批高科技救援装备格外抢眼,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救生担架等信息化装备助力应急救援。

演练中,一批高科技救援装备格外抢眼,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救生担架等信息化装备助力应急救援。

  据悉,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工程是湖南省首个3000吨级水运建设项目,属于“汉湘桂”水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去年9月开工以来,不间断施工,半个月前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工程完成围堰闭气关键性节点工程,预计5月中旬可完成主体首仓混凝土的浇筑,明年6月可完成所有主体混凝土浇筑工作。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通过演练完善防洪度汛指挥体系,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优化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保证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全面提升了项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今后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常态化演练与评估机制,确保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助力水运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本次演练由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水上工程救援长沙队、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省中源航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承办。

【作者:朱华】 【编辑:易隽】
关键词:防洪演练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