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街”金婚夫妇“秀”恩爱,倡新风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洪虹 通讯员 杨东方)临近“七夕”,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街道银桂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以“金婚行动·时光修复计划”为主题的活动温情上演。

  在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长沙市文明办、天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数十对银发夫妻在这个传统七夕佳节,重温岁月缱绻,以金婚之美诠释文明家风,以相守之道传递时代新风。

老党员李迪仁珍藏的当年的结婚证。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杨东方 供图

  时光修复:老物件里藏着半个世纪的浪漫

  活动伊始,现场迎来了手持大包小包的老年夫妻——包囊里装载着独属于个人的时光记忆。

  打开精心保护的包装,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静静述说着当年的爱情故事:已经泛黄的结婚证书上,力透纸背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手绣的定情信物虽已褪色,但针脚间的情意却历久弥新;那些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定格着青春年华里最灿烂的笑容。

老照片定格着青春年华里最灿烂的笑容。

  “这是我们1962年的结婚证,那时候简单啊,两个人带着单位证明去登记,分点喜糖给同事,这婚就算结了。”今年90岁的李迪仁指着自己的结婚证书,眼中闪着温柔的光。老伴廖世元感慨:“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些讲究,他送我一双劳动手套,我给他织件毛衣,两个人就走到了一起。”

  这些老物件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更是对简约婚俗的生动诠释。作为工作人员的青年志愿者和摄影师不时感慨,从这些实物中感受到不同于当今的社会风尚,体会到“礼轻情意重”的深厚内涵。

八旬老人第一次穿上婚纱留下幸福记忆。

  婚纱新照:皱纹里绽放幸福笑容

  在专业摄影团队的精心布置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变成了一个温馨的摄影棚。一对对金婚夫妻穿上不同风格的礼服,在镜头前留下珍贵影像。

  83岁的罗树琪第一次看到穿上婚纱的老伴时,眼眶不禁湿润了:“真好看,跟当年一样好看。”他的妻子,80岁的司立仙羞涩地整理着头纱,笑着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穿婚纱呢,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浪漫一回。”

摄影师捕捉到温情瞬间。

  摄影棚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老先生们穿着笔挺的西装,精神矍铄;老太太们披着洁白的婚纱,优雅大方。随着相机快门按下,他们相伴半个世纪依然浓烈的深情,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后愈发醇厚的爱意,被永远定格。

  社区工作人员特意为每对夫妻创造了独处的拍摄时光,让老人们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自然流露情感,捕捉最真实的互动瞬间。老人们的相互扶持、彼此欣赏的相处之道,为现场的青年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红宝石婚夫妻俏皮合影。

  文明践行:移风易俗从传承开始

  “‘金婚行动·时光修复计划’不仅是一次温情回忆,更是一场生动的移风易俗实践课。”银桂苑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平认为,这些老人就是倡导文明婚俗的最好代言人,希望通过展示金婚夫妻的幸福生活,让年轻人看到婚姻的本质是相爱相守,而不是物质排场。

  据悉,此次活动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婚恋观培育”系列活动的开端,后续将继续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七夕”未婚单身青年联谊、“家风故事会”“文明家庭推评”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桂街”千家万户。

  活动结束时,每位老人都收到了一份精美的摆台,里面记录着他们当下的幸福模样。而现场参与的年轻人,则带走了一份对婚姻爱情的新理解和对文明婚恋观的深刻认同。

【作者:洪虹】 【编辑:杨倩杰】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