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服务暖民心,“爱心宁乡”见实效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2日讯(通讯员 齐阳 李书珍)在宁乡市西部边陲的青山桥镇,社工站如同一座温暖的桥梁,连接着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困难群众的期盼。2025年上半年,青山桥镇社工站紧密依托“爱心宁乡”帮扶工程,创新实践“精准识别、精细服务、精心联动”的“三精工作法”,聚焦辖区内454户低保家庭、886名低保对象以及491户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以扎实的“入户走访+政策宣讲+资源链接”服务模式,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

精准识别:动态档案,需求“门儿清”

社工站深知精准是服务的基石。上半年,社工们跋山涉水,深入77户困难家庭进行细致走访,为49名重点服务对象(含困难老人、困境儿童等4类特殊群体)建立了详尽的“一户一档”动态需求清单。这份清单不仅是服务的基础,更是温暖的“导航图”:为体弱多病的困难老人建立专属健康监测档案,及时预警健康风险;为身处逆境的儿童量身定制“学业帮扶+心理关爱”双轨计划,守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精细服务:政策到家,温暖“零距离”

为了让政策红利如何真正惠及“最后一米”,青山桥镇社工站始终在不断实践着。

个案救助,全程陪伴:社工化身“政策翻译官”和“办事导航员”,通过“政策解读-材料准备-部门协调”的全流程陪伴式协助,成功帮助一户困难家庭申请到特困供养资格,形成了“发现需求-专业评估-精准解决-暖心回访”的闭环服务链条,生动诠释了“政策找人”的主动性与专业性。

“爱心敲门”,真情传递:积极响应湖南省民政厅“湘当有爱·四季同行”主题服务和“爱心宁乡”帮扶工程号召,在宁乡市民政局指导下,社工站针对“困残老小”群体需求,精心组织3场专项慰问活动。将米面油、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和暖心问候,送到30户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孤寡老人及重度残疾人手中,让党和政府的民生关怀看得见、摸得着。

“入户解忧”,政策落地:在镇民生事务办指导下,社工深入65户低保、特困家庭开展“政策入户”行动。不再是晦涩的文件条款,社工们用拉家常的方式“一对一”解读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并“手把手”协助完善申请材料,将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暖心话”,确保困难群众真正实现“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悦沟通·伴成长”,赋能家庭:联合幸福青山社区服务中心、上流村委会,社工站特邀专业督导,为25组困境儿童家庭带来“悦沟通·伴成长”亲子教育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专业方法,系统传授非暴力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策略,有效提升了亲子关系质量,为孩子们营造更健康、更温暖的家庭成长环境。

精心联动:聚沙成塔,织密“爱心网”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社工站积极搭建在地化多元支持网络。在“悦沟通·伴成长”活动中,形成“专业讲师授课+社工现场指导+村委组织动员”的高效协作模式,让92%的参与家庭切实掌握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

广泛动员辖区内的志愿者、党员骨干、爱心人士加入帮扶队伍,共同入户走访,既宣讲政策,又链接并送达爱心物资,将社会各界的温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低保、特困、儿童、残疾等困难对象家中。

2025年下半年,青山桥镇社工站将继续深耕“三精工作法”,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品质,以实际行动擦亮“爱心宁乡·宁心向暖”民生品牌,为构建和谐青山桥贡献社工力量。



【作者:邓艳红】 【编辑:陈焕明】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